什么是古稀之年?耄耋又是指多少岁?
当人们到了人生的一定年龄段后,便会开始思考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以及身体的状况。这其中就包括了古稀之年和耄耋之年这两个概念。
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从字面上看,“古稀”二字并没有明确的数字表示,但通常被理解为人在70-79岁之间。这一概念来自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尚书·禹贡》中的一句话:“古稀之年,乃阳德之所积也。”意为“古稀之年,指七十岁以上,是阳德之所积累的年龄。”又因《诗经·小雅·节南山》所载:“七十古来稀”,因而又称“古稀之年”。那么,为什么会有“古稀”这一概念的出现呢?这与人们过去的寿命长短有关。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医疗水平落后,人们的寿命相对较短,生到七十岁以上的人已经是稀有的存在了。
耄耋又是指多少岁?
在“古稀”之后,便是更高一个级别的年龄,即“耄耋”之年。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耋”指“年高气衰”,是一种年龄和身体的表征。用现代人的说法,人到了80岁以上,就可以被称为“耋耄之年”了。和“古稀之年”一样,“耄耋”也是源于中华文化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重敬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对于老人的称谓也依据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不同文化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千差万别
老年人是一种被视为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存在。不同的文化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千差万别,这一问题引发了众多文化学者的思考。
中国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尊老重敬是一种处处可见的典型文化现象。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人们都会表现出对年长者的尊敬和关心。年长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尤其重要,不仅仅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意见领袖,还有着传承家族习惯和传统的重要责任。在社会交往中,年长的人受到的尊重会更加明显。总的来说,中华文化注重的是尊重长辈,值得人们优秀地推崇。
西方国家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相比较之下,在西方国家,人们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或许有所不同。老年人常常被忽视和被嘲笑,被贴上“过时”、“老古董”、机械化的标签。在一些西方国家,严重的年龄歧视甚至延伸到职场。虽然在欧美一些国家,未来的老年人也很重要,但由于个人主义的影响制度和文化伦理道德现象复杂,西方国家对老人不像中国一般珍惜,这是可悼的。
结语:
人们对于老年人的称呼随着年龄不同而不同,但对于老年人的尊重和关心需要贯穿人生的始终。无论是在中华文化中,还是在西方国家中,老年人都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历史的群体,他们曾经的广泛经验和毕生的献身精神都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纵观人类历史,老年人的经验和知识一直都是世代传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对于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更应成为不渝的追求和应有之义。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zx/99523.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