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 | 夫如何
编辑 | 郝方舟
几年前的公链大战中,各条L1吸引开发者、促进生态繁荣的一项要务便是研发新的技术方案,以降低开发门槛,同时让生态应用间互联互通、形成网络效应。
而今,我们正围观以以太坊和EVM兼容链为中心、L2为竞争主角的新一轮比赛。
其中,Arbitrum、Optimism、Starknet、 zkSync这“四大”的观众缘最佳,每有技术、合作等进展(当然,尤其是代币空投),皆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在总技术路线方针已定型的当下,“四大”更多是为适应不同开发群体的需求和习惯,小幅度改进、新增“中型号”的支持方案,少有令人兴奋的“大型发布”。
而上周,PolygonLabs发布一款名为链开发套件(CDK)的软件工具,允许开发人员为以太坊开发由零知识证明支持的L2。使用其CDK部署的L2将能够连接到共享的ZK桥,从而实现互操作性。该工具将作为明年推出的Polygon2.0路线图的一部分。
这引起了Odaily星球日报的注意。
PolygonCDK是瑞士军刀中的弹簧
PolygonCDK(链开发套件,对照了SDK的命名法)是一个开源框架,旨在辅助开发者快速部署基于以太坊的L2。它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环境,使开发人员能够根据特定需求创建特定应用链,或者将现有的L1平滑过渡为L2。下图是Polygon 2.0技术架构示意图:
由图可见,待到Polyogn2.0时代,基于CDK开发的链将与PolygonPoS、PolygonzkEVM在同一层级,借由zk证明共享以太坊安全性。
CDK的设计目标在于提供灵活性和可定制化功能。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VM、操作模式、数据可用性解决方案、排序器类型、Gastoken等,比如可以选择Validium或zkEVM两种方式来保证交易安全性、排序器的去中心化程度、DA的本地化等。(Odaily星球日报注:目前PolygonCDK只支持Validium方式构建。)
官方表述CDK创建的每个链都是互联的,确保了近乎即时的最终性、无限的可扩展性和统一的流动性池。这点就要等明年实际验证了。
上图体现了PolygonCDK中不同组件的功能:
Sequencer(排序器):可选集中式或分散式。
DA(数据可用性):DA层由数据可用性委员会(DAC)管理。DAC的任务是确保离链数据的安全和可靠管理。对于增强可扩展性,DAC在将重要的计算工作和数据存储转移到链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从而减轻L1主网负担。
Validium:一种处理交易的解决方案,使用链下数据可用性和计算,将交易从以太坊主网中分离出来。与传统的Rollup不同,Validium不会将交易数据存储在L1网络上,而是生成ZK证明,并将其发布为有效性证明。这种方法在优化可扩展性和成本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PolygonCDK的发布,意味着Polygon多链布局即将形成——以太坊为核心保证安全性,其PoS、超级网、zkEVM、CDKL2覆盖各种需求的应用开发,不同基于Polygon的链、L2之间通过聚合证明层来提供统一证明进行验证,提高不同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
人们常将Polygon比作瑞士军刀,将各类刀片方案集合在一把刀柄上,那CDK就像是使用者看不见的刀内弹簧。
PolygonCDK能否在L2stack中杀出重围?
或许,有人会发现,PolygonCDK和Optimism的OPStack的解题思路类似:将场景专用的应用链并行化,构建以太坊为核心的L2多链互动群。(Odaily星球日报注:另一些L2则以自己为中心向L3延伸。)
这种方式具备可组合性高、开发难度低、易形成网络效应等好处,利于争夺开发者市场。
曾记否,OPStack发布后,与Coinbase、BNBChain、Worldcoin等知名度较高的项目展开合作。可以说Stack之争中,OP抢占了先机。
PolygonCDK相比于OPStack的优势在于DA层可以选择数据存储和计算进行离线操作,而不是放在以太坊,同时通过DAC来保证去中心化、安全性,降低以太坊的负担。此外,选择zk证明规避了OP的老问题,即防欺诈证明带来的7天等待期。
总的来看,PolygonCDK的模式汲取OP和ZK两大阵营的不同特性,其资源整合和营销能力也不逊色。
当然,谁是L2之争的最后胜者,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技术方案只是在铺路,一座大城市的图景还要靠地标性建筑物(爆款项目),就像当年的Terra,曾带动Cosmos生态的发展。上个月,Base主网上线的热度,让OPStack在这场城邦游戏中先博得一波关注。Polygon的CDK能支撑起怎样的巨兽,值得期待。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zx/91946.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