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段时间,DeFi向我们展示了以太坊的拥堵,gas费用之高让人难以置信。这只是从用户体验的层面展示出来的表象。它深层的意义在于不同DeFi协议在争夺以太坊的区块空间,这是零和游戏。
当区块充满时,任何一个协议的交易上升,意味着其他协议交易的下降,随着新来者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后导致有些挖矿的交易费用高达上百美元。在DeFi火热的前几个月,以太坊的交易费用已经在加密圈超越比特币位居第一。即便今天DeFi冷下来,其年化交易费用跟比特币比相差也不远。
在市场火热的情况下,整个DeFi市场的厮杀会很严重,由于交易吞吐量是固定的,这导致从整体上DeFi市场的价值无法持续上升。因为它会限制整体DeFi项目的交易量,从而影响其可持续性。
这自然引出了吞吐量和速度的问题。人们提出了Layer2、分片、跨链等解决方案,其中Layer2是提及次数最高的方向之一。做个假设,如果未来以太坊就是巨无霸,那么基于以太坊上的Layer2会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在Layer2中,会呈现什么样的演化趋势?Layer2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吗?还是一枝独秀?如果Layer2取得成功,它对以太坊和公链格局又有什么影响?
Layer2的演化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看V神眼中的以太坊可扩展性的道路:
在这个发展路线图中,Layer2是重要的方向。从蓝狐笔记的记录看,Layer2实践方向有很多,有状态通道、侧链、Plasma、OptimisticRollups、validium、ZKRollup等等。
这一切看上去非常好。但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Layer2本身是孤岛,如果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Layer2方案,它们之间如何互通?这里会打破Layer1上的可组合性。如果DeFi的Maker、Uniswap、Compound、Curve、Synthetix等无法实现可组合,那么,聚合协议等又如何实现帮助人们获得更高的收益?DeFi的创新又如何推动?
如果没有可组合性,DeFi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即便它实现了极高的交易吞吐量和极低的费用,但失去了互通,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这种局面意味着,最终来说,只有少数的Layer2是有实际意义的,这跟公链赢家通吃的网络效应是类似的。因为采用相同Layer2技术的项目更容易实现互通。这意味着,今天的大部分的Layer2技术最终只会昙花一现,因此在投资这一赛道时候,如何下注,什么时候退出就很需要考量了。
如果主流的DeFi项目都采用某种Layer2技术,这种Layer2技术可能就会成为事实上的Layer2技术,而其他的Layer2可能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游戏类Layer2可能例外)。这跟公链道理类似,可组合性以及流动性本身迫使其他的项目不得不作出选择。如果Maker、Uniswap、Curve、Synthetix、Aave、Compound等项目都采用某种Layer2技术,那么,其他项目将不得不站队。即便一开始,这些项目不会采用同一种Layer2方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最终会走在相同的道路上。在Layer2技术的采用上,具有流动性的基础DeFi乐高的抉择具有决定性。
虽然目前有多种Layer2技术,每种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zx/71936.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