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造假是直播带货的潜规则吗?一位山东临沂的电商从业者孙玲玲,在某电商平台经营销售糖果产品的店铺。她在今年10月开始尝试直播带货,但几乎每次都是赔钱收场。有时主播介绍产品很久,最终却只卖了一千多块钱。她还注意到有一次,即使商品已经下架,销售数据仍然在攀升,说明数据是假的。一些主播甚至告诉她,数据造假是直播带货的潜规则。近几个月来,直播带货的销售业绩被各平台主播不断刷新,从1亿元到10亿元再到50亿元。除了头部主播外,越来越多的主播声称销售额达到了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一些主播夸大带货效果,使用一些套路来夸大销售额。比如,一些主播会在带货之前提高商品价格,然后通过打折或秒杀等活动来实际销售。他们将1元活动“秒杀”的商品按原价算入销售额,将打五折的商品也按原价计算。这样一来,销售额就被夸大了。
中国消费者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直播购物中,有37.3%的消费者遇到了消费问题。
直播带货的收费主要包括坑位费和佣金。具体金额和比例由带货主播的影响力决定。然而,围绕影响力这一指标的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观看人数可以被人为操控。在某些二手交易平台上,可以花费80元就能刷出上百的观看数据。此外,一些商家还会组织粉丝刷观看数据,并支付报酬。商家们也使用一些手段来夸大带货效果,以吸引更多的商家支付高额的坑位费。
造假成本低,监管不足是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各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对此加大了查处力度。有一起案例中,某人通过刷单为直播带货数据造假,违法经营额达272.6万元。
为了纠正行业中的不良风气,亟需削减数据中的水分。专家建议电商、短视频等平台应加强监控体系,实时监测主播的观看数据和流量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流量造假、伪造销量等情况,并将有造假行为的主播列入黑名单。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
虚假表演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欺骗。在最近的一个例子中,某主播为了刺激购买,进行了一场吵架的表演,并摔东西。这导致一款原价1600元的钻石项链被售价降到了98元。然而,这款项链被网友曝出实际上只卖99元。
直播带货中,有些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zx/45924.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