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是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北100公里开外的一个小城。在比特币世界中,它是一块风云之地。
按照官方公布的时间表,今年4月底内蒙古将清理关停虚拟货币挖矿产业。近两年由于被认为“与实体经济无关”且“规避监管、能耗较大”,比特币矿工在这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据我所知,内蒙大部分的矿场都已经搬家了。”在新疆一家大型比特币矿场做运维的林乐说。他的一些在乌海市的同行朋友,最近把矿机搬到了四川、甘肃和新疆等地,他们都不得不选择离开。
“挖矿”是比特币世界中的一种通俗称谓,大意是以专业计算机(矿机)算力解决系统提出的问题。在约每十分钟一轮的较量中,谁能最先计算出结果,就将获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人人都可以参与“挖矿”,他并不希望这一过程被专业机构或设备垄断。但事实上,创始人的计划成了泡影。为了提高获奖的成功率,比特币“挖矿”早已演变成一场算力的军备竞赛,谁的算力占全网算力的比重越高,谁就越有可能胜出。而集合了大规模矿机算力的矿场,自然应运而生。
内蒙古一度是十分理想的矿场建造地。早期借助廉价的电力供应、利于建厂和散热的地理条件以及当地的开放性政策,这里成为所谓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场。据媒体报道,在高峰时期,鄂尔多斯的矿场一年可以挖出十几万枚比特币。
“前些年内蒙古的地方电厂没有和国家电网并网,发的电只能区域内消化使用,有多余的电却找不到用电大户。当地就以平均每度电两毛多的低价提供给一些比特币矿场的经营者。”一位2013年前后买过矿机的资深矿圈人士告诉“商业人物”。
于是在广阔的内蒙腹地,拥有几万台、十几万台甚至上百万台矿机的矿场纷纷兴建。据这名矿圈人士回忆,当时矿场里的机器都是堆叠起来的,主要靠火电运行,一个普通规模的矿场每天耗电量达到十几万度。“一个矿场一天的电,足够让普通人用好几辈子”。
矿场的兴盛和繁荣也吸引着那些对比特币蒙昧不清的年轻人前来成为微不足道的矿工。他们守在轰隆作响的矿机旁,守在达拉特、乌海和锡林郭勒,期待被虚无缥缈的比特币改变命运。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zx/4070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