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诈骗成为更加常见的犯罪手段时,年轻大学生就成为犯罪分子青睐的对象。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网络金融诈骗知之甚少,甚至有近2%的大学生从没听过“传销”一词。
由于防范意识不足以及受骗者急于自救的心理,有少数大学生甚至会选择继续骗同学加入来弥补自己的损失,成为网络传销的帮凶。
根据调查,5%受访大学生参与过网络传销。网络传销是网络金融诈骗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犯罪,由于常常是熟人间相互介绍发展,使很多大学生容易受骗。
调查表明,85.16%的大学生表示无法准确描述“传销”的特点,其中甚至有1.93%的大学生表示没听过“传销”一词。有73.41%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传销项目。在所列出的网络传销项目中,听说过E租宝、MBI理财和沃克理财的占比较高,分别为12.52%、8.09%和4.82%。在听说过网络传销的26.59%的大学生中,约61%是从媒体了解到的。值得注意的是,曾经被人推荐过参加网络传销的大学生占比高达19%,身边有认识的人在做这些项目的大学生占13%。换句话说,在受访大学生中,有高达8.5%的人表示自己或身边人参与过网络传销,实际亲身参与的学生多达5%。
超过7%受访大学生无法识破骗局。网络金融诈骗通过诱人的宣传口号来吸引投资,骗取钱财。调查者特别设置了9个模拟网络传销推销模式的问题,对受访者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286名受访大学生中,有21人表示愿意马上参与诈骗项目,所占比例达到7.34%。如果推及到广州大学城的10万名学生,潜在受害者可能高达7000余人。这说明在面对网络传销的诱惑时,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警惕性较低,容易上当受骗。调查者发现,面对网络传销的诱惑时,大部分大学生虽然持有较高的警惕性,但由于不熟悉网络传销模式,不能很快识别骗局。在对9道测试题的回答中,许多人甚至到第5题仍未能识破骗局。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易被具有明显金钱诱惑的宣传用词吸引,比如“倍数增值”、“奖金”、“可提现”、“转换成MP消费”等,更容易使大学生对网络金融诈骗项目产生兴趣甚至上当受骗。而具有稳赚不赔意味的宣传用词,如“限量发行”、“低买高卖”、“只涨不跌”、“永远供不应求”等,尤其是含有“得到一定奖金”的字眼,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果断投资的想法。
调查者还发现,相对于投资收益和风险评估,大学生更容易受名人效应的蒙蔽。例如,在受访学生中,有86.9%认为“只涨不跌”的说法有问题,只有13%的大学生会被蒙蔽;而听到“那么多行业名人都加入了,有什么好担心的,难道你比他们聪明吗”的说法时,有高达34%的大学生会被蒙蔽。
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大学生会如何选择?调查显示,近八成大学生会选择报警,极少数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欺骗他人,女大学生更多愿意息事宁人。当被问及“假如你掉入网络传销骗局,要拿回钱必须推荐别人加入,你会怎么做?”时,男生和女生的回答如下:3.43%的男生表示会继续“骗人回本”,6.86%的男生要看损失金额多少而定,也就是说,如果损失较大,有超过一成的男生会选择继续骗人。女生这一比例略低,约为6%。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zx/39546.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