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并非人类的专属
何为“语言”?有些人认为,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其实不然,语言是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实质定义语言是以声音/符号为物质外壳,以含义为内涵,基于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表达形式的指令系统。
动物之间的语言和沟通方式因种类而异,它们可能使用声音、姿势、气味和其他形式的信号来传达信息。与人类语言不同的是,动物语言通常具有更为固定和有限的符号系统,并且其语义和语法结构可能更难以理解和解释。
一言以蔽之,人类有自己的“语言”框架,而动物同样由属于它们的“语言”体系。那么,要实现人与动物的有效交流,则需要在两种“语言”模式之间进行编译解码。如今,经过人类的不断培养,语言处理已然成为AI最擅长的领域。那么,破译动物语言,是否会成为AI发展合乎逻辑的下一步?
AI的语言处理逻辑
在处理人类语言的时候,AI可能并不了解其所表达的具体意思,而只是凭借海量的大数据学习,掌握如何用词汇组织语言。譬如,“天上掉下一颗头,它上面站着一头牛”,我们读了这句话,会产生想象,会联系以往经验,知其荒谬可笑。但AI在处理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涉及这一情感体验。在它眼里,这句话主谓宾齐全,语法正确无误,句中的“它”指的是“头”,仅此而已。但即便如此,也不影响AI准确地将其翻译成另一种文字。
AI的动物语言学习挑战
那么,在学习人类语言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AI学习动物语言也未尝不行。不过,如果要让AI学习动物语言,那么,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第一:在数据获取方面,为动物语言建立庞大的数据库。而收集大规模的动物语言数据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动物之间的交流通常发生在自然环境中,并且对于不同物种而言,收集和解释这些数据都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通过数据清洗进行标注和理解。这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解释,并且很可能需要借助于行为学观察、生物学知识和模式识别技术。
第三,进行有效的模型设计和训练。针对动物语言的AI模型的设计和训练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和特点。这可能需要采用特定的算法和技术来处理动物语言数据,并构建适应性强的模型。
动物语言学习的进展
目前,一些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使用AI技术来研究和理解某些动物的语言和沟通方式。例如,一些研究团队正在使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技术来分析鸟类的歌唱、大猩猩的手势或鲸鱼的声音等。
目前,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项目“鲸目动物翻译倡议”正在试图破译抹香鲸的“语言”。抹香鲸有着庞大的大脑、基于家族的复杂社会结构而形成了复杂的“语言”系统。据科学家的研究反馈:抹香鲸的“语言”是一系列被称为“coda”的短而尖的叫声。譬如,一个coda包含两声短一声长的尖叫,另一个coda包含一声短两声长,如此等等。在动物学家看来,这些coda就像谍战片里的暗号一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另一些人正在设想另一个更雄心勃勃的计划——“跨物种互联网”。让动物通过友好的视频聊天或水下触摸屏等界面彼此交流,或者与人类交流。如果我们能让动物知道我们的一些愿望,而它们也能让我们知道它们的一些愿望,或许我们将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zx/30744.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