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加速拓展新业态竞相涌现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模式和新业态的涌现,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线上教育、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直播电商、数字化治理、在线旅游等领域持续蓬勃发展。据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1万亿元。比如,美团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一项无人机送餐服务。用户不再接收外卖小哥的电话,而是通过二维码到自提柜取餐。这表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02
融入实体经济转型添动能
“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明确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七个重点产业。这七大产业将成为实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0%目标的关键产业。
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重构产业体系,深化产业链合作,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动形成数字经济集群优势,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形成新业态新服务。各部委也在加快布局,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数字经济行稳致远发展。工信部表示,将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国家网信办则将优化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动IPv6应用的规模部署,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同时,实体项目也纷纷落地,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03
打破藩篱区域发展迎契机
当前,各地根据自身产业禀赋,正走出区域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河北提出大力实施“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试点示范;浙江要在2025年前,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四川计划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区域聚集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比如,在京津冀地区,北京科研创新与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实力强劲;在长江经济带沿线,上海正在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湖北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通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领域,培植一批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双核一廊两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产业中心;成渝地区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抓住新机遇,运用新要素。强化区域发展的数字化支撑,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超越地理环境和历史基础的限制,拓展经济容量。随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普及,数字经济将进一步突破地理条件限制,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注入新动能。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zx/13237.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