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块链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的本质
对于区块链从业者来说,如果说哪一个词在过去的两年内被听到吐,那么“去中心化”在这当中完全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从最初接触到时的一脸蒙圈,到现在无时无刻不被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去中心化”一词从2018年登堂入窒到现今的席卷全球,满打满算也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以至于到现在,各种行为的“去中心化”已经成为了区块链行业内的一个政治正确。
从业者们讨厌互联网巨头的云平台,因为这使得数据存储不够去中心化;讨厌行业内出现垄断巨头,因为这使得行业格局不够去中心化;也讨厌搞一言堂的领导,因为这使得决策机制不够去中心化,甚至也会讨厌集中在一个办公室内工作,因为这使得人的活动不够去中心化……搞得现在很多从业者的言行稍“中心化”一点,就会瞻前顾后战战兢兢,生怕被外界抓住把柄批倒批臭。
那么,“去中心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权力的下沉:去中心化的真正本质
事实上,对于去中心化这件事情,笔者早在[《区块链3.0的展望:去中心化社群是鸡肋还是未来?》一文当中就曾经提出过:去中心化并非是一项人们主观推动的趋势,更不是什么区块链从业者肆意鼓吹的一个伪命题,而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客观必然结果,换句话说,社会的去中心化趋势,是所有人在当前格局下共同用脚投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不信的话,我们就回头看看在区块链行业爆火之前的那些科技产品——民用小轿车的充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过去只有客运和出租车公司才能从事的客运服务当中,进而实现了驾驶服务的去中心化;人手一台的智能手机,让人人都有机会用镜头记录下周围的世界,进而实现了摄影录像权的去中心化;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使得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实现了话语权的去中心化;而电商平台的普及,则是让那些有能力也有意向开店的人,都有机会经营自己的事业,进而实现了开店权的去中心化……
从上面的几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早在借助上一轮大牛市与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声名鹊起之前,“去中心化”的现象就已经无处不在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这一点,笔者早先曾在[《区块链:数字世界的最后网红》]中略有提及:对于个体来说,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给他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有两点:一是将过去妨碍他们行动的某些成本集中到中心化巨头那里,譬如说共享经济中的分时租赁就可以使得很多人无需再携带各种必备品;二是将各种各样的权益下沉分散到个体手中,譬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小轿车车主的客运权、智能手机持有者的摄影摄像权、互联网用户的话语权、以及商品与服务提供者的开店权……
换句话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去中心化,它的本质实际上指的都是各种各样权力从顶层中心化机构到基层个体的下沉,只要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还在不断的惠及每一个颗粒度较小的团体或者个人,这种下沉趋势就不会停止。而区块链所提倡的“去中心化”,实际上只是这场科技浪潮中无数被下放的权力中的其中一种——那就是铸币权(或者说是信息记录权),换句话说,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区块链数字货币,它不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产品,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去中心化的产品。
自由的边界:任何去中心化都是有限度的**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虽然从理论上讲,"去中心化"的极致是将权力下沉到每一个人的手中,但在现实当中,由于任何权力的妥善使用都离不开使用者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因此在纵向剖面的视角上,这些权力的下沉幅度很多都是存在一个底线的。而在横向俯视的视角上,则表现为去中心化程度的有限(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多中心化”)。
如果在纵向上任由某些权力持续下沉、也就是在正面上让行业继续去中心化,很可能就会导致某些难以控制的局面出现,譬如我们所熟知的客运权(也就是网约车),这种提供客运服务的权力最多只能下沉到那些具备驾照、且品行端正的车主一层,如果突破这一底线继续下沉,去年各种网约车暴行出现的几率就会猛增。
顺便一提,正所谓隔行如隔山,由于不同行业对于权力使用者专业素养的要求千差万别,因此不同权力的最大下沉程度往往是各异的,其所可以容忍的去中心化程度也有所不同。譬如摄影权下沉这件事情,由于单个视频本身对于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一般不会太大,即便不够专业、胡乱瞎拍可能也无可厚非,因此只要不搞出什么暗网风格的作品,让这种权力下沉到每一个人手中往往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像区块链铸币权这件事情,如果它下沉到那些客观水平不够、或是主观不负责任的人的手中,数字货币市场上就会看到一大堆的圈钱坑人项目。在这样的情况下,铸币权最多就只能下沉到那些专业、营销与道德兼备的个体或团队手中(也就是笔者此前在[《踏实、积极与和善:最适合普通人的区块链之路》]一文中所提及的三个要素),否则的话,2017与2018年那种“满城尽是空气币”的盛景,很快就会重现于我们的世界当中。
然而,可惜的是,对于“去中心化是有限度的”这件事情,很多人并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具体到现实中,就是特别爱走极端。他们在刚接触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时,认为这种新生事物的惊人价格涨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分布式的铸币权,于是每当监管风吹草动时,便会万分抵触地高呼理想与自由的口号,仿佛个个都是无政府主义者;结果在空气币与山寨币崩盘、自己利益受损之后,又一把扔下之前挥舞招展的去中心化大旗,到处哭诉青天大老爷为何不管管这法外蛮荒之地。
两极摇摆之间,给人一种错乱之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去中心化、也就是各种权力的下沉,它是要有限度的,对于专业性极强的区块链铸币权来说尤为如此,而此前某些人所想象的“人人皆可铸币印钞”,也只能是一个理想而已。如果你不能意识到这一客观事实,那很有可能就出现“前脚热爱自由,后脚就崇尚权威”的滑稽情形。
尽管如此,即便权力并不能无限制下沉、去中心化不能过于分布式,并不代表相关的举措没有意义。比特币与区块链所代表的铸币权去中心化或许很难像中本聪所设想的一样、彻底下沉到每个个体的手中,但它却将“去中心化”这个词、以及相关的自由理念植根到了无数投资者与从业者的心中。让他们对于“各种权力未来应该掌握在谁手中”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虽然很多人目前针对中心化机构所提出的指控并不完全成立、譬如对于矿机商一家独大的指责;而目前某些“强行去中心化”的行为也并不是特别成功,就像比特大陆的双CEO结构一样。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尚欠成熟的言行,不过是社会去中心化发展大势之初的一点波澜而已。正如闸门一旦打开、便无法阻止水流一样;当“去中心化”的理念植根于人们心中之后,各垂直领域的平权化运动也不可避免,关键只是权力会从原有的中心化机构下沉到哪一层的问题。
从这点来看,去中心化已经是社会发展无法阻止的洪流,而我们在过去十几年间所看到的大量社会资源被重新打乱分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种权力下沉所造成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一些区块链从业者在内的人,开始乘胜追击,将目标对准了另一个“中字头”的众矢之的——那就是中介,但是,“去中心化”等于“去中介化”吗?后者是否也像前者一样,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呢?相关的内容,笔者将会在下篇系列文章中具体介绍。
二、去中心化交易所怎么变现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交易时,不需要注册,只需要使用数字钱包连接去中心化交易所就可以进行加密货币的交易了,交易完成后,相应的加密货币会自动转入到用户的数字钱包中,用户的资产始终在自己的钱包中,就实现了变现。
拓展资料:
中心化交易所可以简单理解成私人机构或公司开设一个提供买卖加密货币的平台,用户注册会员完成后,经过身份认证程序(KYC)并审核通过才能进行挂单交易,除此之外,需要将加密货币资产转入平台,由平台暂时保管。最大特色是使用者介面和体验较佳,交易量与流通性大,挂单即时成功搓合机率较大。
去中心化交易所就是把用户的资金存在他的钱包中,交易所就只是给用户提供数字货币流动性,撮合交易由智能合约来完成,最后的结算、清算等都是在(或部分通过)链上网络上面完成的,这样做就可以确保交易的公开透明性。我们通常常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有ForkDelta、Bancor、IDEX、KNC、ZRX-0x协议、Loopring等。
去中心化交易所,按照订单交易流程和清算是否在链上进行,可分为纯链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传统型)和“链上+链下”结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改良型)。传统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户交易的全流程(资金托管、买卖订单委托、撤单、交易撮合、上链结算清算等)等,全部通过智能合约记录到区块链上。用户资金存在自己的钱包里,拥有控制权,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信任程度,相对来说较为安全。但这种纯链上交易的方式,用户体验不是很好,而且交易速度、资产流动性非常慢,而且成本比较高。
中心交易所主要就是安全,让用户资产的控制权掌握在本身手中,但相应的,在效率与用户体验上有所欠缺。虽然中心化交易所曾经爆发过盗币、丢币等安全事件,可是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使用体验并不足够友好,所以仍然使用中心化交易所。并发可是从长远来看,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将来的趋势,特别是近两年来,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太坊、EOS等主链上都冒出了愈来愈多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特别是EOS去中心化交易所,不管是交易体验仍是TPS上,都比以前的交易所要快得多。
三、虚拟数字货币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就是没有人能控制,不受某个人活着集团活着中心机构的控制。因此它也不可能作为国家认可的法定货币。有一群炒币的天天嚷嚷虚拟货币将会取代纸币,全是扯淡的,一定要注意投资风险,现在挂着虚拟数字货币噱头骗钱的传销盘很多的
一:虚拟币种类多样,在国外接受度比较高的虚拟货币有Facebook的F币、网络游戏Second Life的林登币等,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虚拟货币有腾讯Q币、新浪U币、百度币、盛大元宝等。
二:市场上的虚拟货币主要有四类:
.由游戏运营商开发,供玩家在网络游戏中作为交易媒介而使用的游戏币;.由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信工具发行,供本运营网络空间内使用的专用虚拟货币;既可以在虚拟货币发行主体内使用,又可以向非发行主体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交互式虚拟货币;基于密码学和现代网络P2P技术,通过复杂的数学算法产生的,特殊的电子化的、数字化的网络密码币。
三:网络虚拟货币大致可以分为,大家熟悉的游戏币。在单机游戏时代,主角靠打倒敌人、进赌馆赢钱等方式积累货币,用这些购买草药和装备,但只能在自己的游戏机里使用。那时,玩家之间没有“市场”。自从互联网建立起门户和社区、实现游戏联网以来,虚拟货币便有了“金融市场”,玩家之间可以交易游戏币。.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使用最广泛的当属腾讯公司的Q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QQ秀等增值服务。互联网上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BTC)、莱特货币(LTC)等,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体产生的电子货币,也有人将比特币意译为“比特金”,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主要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也可以作为新式货币直接用于生活中使用。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jys/161516.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