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太网有两个地址,那个是哪里的啊
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差错校验信息,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封装的信息,在数据包首部。
以太 II帧把紧接在目标和源MAC地址后面的这个两字节定义为以太网帧数据类型字段。例如,一个0x0800的以太类型说明这个帧包含的是IPv4数据报。同样的,一个0x0806的以太类型说明这个帧是一个ARP帧,0x8100说明这是一个IEEE 802.1Q帧,而0x86DD说明这是一个IPv6帧。
扩展资料:
在以太网链路上的数据包称作以太帧。以太帧起始部分由前导码和帧开始符组成。后面紧跟着一个以太网报头,以MAC地址说明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帧的中部是该帧负载的包含其他协议报头的数据包(例如IP协议)。以太帧由一个32位冗余校验码结尾。它用于检验数据传输是否出现损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太网帧格式
二、以太网的每个计算机最多可以分配几个mac地址
以太网的每个计算机最多可以分配几个mac地址,它可以获得数量是 224个。
在一个稳定的网络中,IP地址和MAC地址是成对出现的。如果一台计算机要和网络中另一外计算机通信,那么要配置这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MAC地址是网卡出厂时设定的,这样配置的IP地址就和MAC地址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
三、以太网交换机有没有ip地址
网管型的以太网交换机具有IP地址,而非网管型的以太网交换机则没有IP地址。
1、网管型交换机:网管型的以太网交换机具有IP地址。这类交换机被设计为可远程管理和配置的设备。通过使用交换机的IP地址,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交换机,并进行配置、监控和管理操作。管理员可以使用相关的网络管理软件或通过Web界面等方式访问交换机。
2、非网管型交换机:非网管型的以太网交换机大多没有IP地址。这类交换机多是即插即用的设备,没有提供远程管理和配置的功能,常被用于简单的网络环境中,不用进行复杂的配置和管理操作。
四、私有IP地址的范围是多少
在IPv4中,私有地址的范围分别是:A类地址范围:10.0.0.0-10.255.255.255;B类地址范围:172.16.0.0-172.31.255.555;C类地址范围:192.168.0.0-192.168.255.255。
私有IP:在本地局域网上的IP
与之对应的是公有IP。这些地址是不会被Internet分配的,它们在Internet上也不会被路由,虽然它们不能直接和Internet网连接,但通过技术手段仍旧可以和
Internet通讯(NAT技术)。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IP实现网络互连的方式:各个厂家生产的网络系统和设备,如以太网、分组交换网等,它们相互之间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们所传送数据的基本单元的格式不同。IP协议实际上是一套由软件程序组成的协议软件。
五、mac地址到底有多少位
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
如:00-16-EA-AE-3C-40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0-16-EA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6位16进制数AE-3C-40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形象地说,MAC地址就如同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
扩展资料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也就是说,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定是全球唯一的。
比如,著名的以太网卡,其物理地址是48bit(比特位)的整数,如:44-45-53-54-00-00,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存入主机接口中。
以太网地址管理机构(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将以太网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组合,分为若干独立的连续地址组,生产以太网网卡的厂家就购买其中一组,具体生产时,逐个将唯一地址赋予以太网卡。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jys/161425.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