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缩螺旋,经济词语螺旋式通缩

OKX欧易app

OKX欧易app

欧易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注册领取6万元盲盒礼包!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币安app

binance币安交易所

币安交易所app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虚拟货币交易所,注册领取盲盒礼包!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什么是通缩螺旋,经济词语螺旋式通缩

一、通涨与通缩对物价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的发行增长,超过产品的增长。这是最关键的第一点,以后我会再次提到。这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话,似乎很容易懂,但是很多人又并不完全懂,因为其追究起来,却会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原因。

我首先讲讲货币,货币是什么,比如我们现在手里的人民币,货币,它是一种代表,一种衡量的标准,衡量什么的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所有产品的标准。所谓通货膨胀,一般而言,跟产品本身关系并不大,产品与产品之间,比如说猪肉与牛肉之间,本身的比值一般是维持不变的。而发生变化的,是它们分别与货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它们与货币的币值,俗称价格。因为有价格,才会有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所以一个国家总体物价上涨或者下跌,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产品增多或者减少,而是产品本身与货币的关系发生变化。

对于货币而言,这个标准奏效的前提是国家信用。国家信用以国家的军事,政治,国家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前提。它有两个层面,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对于需要的国家信用而言,国际层面高于国内层面。

一个国家的货币若是要在国际通用,它需要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为后盾,但未必代表着该国货币可以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比如人民币在越南缅甸等国,甚至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流通。至于说台湾,现在也开始越来越多得使用人民币。

至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其美金世界通用,甚至在墨西哥,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已经基本取代了本国货币。

94年巴西曾经经历过超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曾达到2000%以上。

98年金融风暴当中,泰国货币泰铢贬值超过60%

这样的货币,在当时,都没有国际信用,同时也缺乏国内信用,这些国家的国民,很多都选择了美金,亚洲有些类似小国的国民经常会采用人民币日元等,作为流通货币。比如越南。而据可靠数据分析,中国台湾,也开始越来越流行用人民币购物。可见人民币伴随中国国力增长,越来越坚挺的价值。

而若是一个国家本身是没有国家实力与信用甚至干脆就是流氓国家,其货币在国际上来说,是不会有任何价值的,比如绝大部分的非洲国家,甚至包括朝鲜。所以金正日买的奔驰车,是用大块的金条来支付。而这些金条,很多是用本国的一些农产品等换来的。朝鲜的货币,是不具备国际,甚至国内流通价值的。

而非洲国家的黄金白银和宝石很便宜,因为它们被用来直接当作货币流通,除此之外,流通的就是美金了。

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世界流通了除了美金之外,还有金银。

以上,是货币的两个层面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从国际层面来讲,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从国内层面来说,人民币的发行完全依靠执政党的信用,这个可以对比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美国的美元的发行,是各大银行向美联储举债,年利率一般1-5%不等。中国的机制是执政党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运,可以说完全掌握在执政党手里。

对美国来说,谁执政无所谓,货币发行与此无关,对中国来说,若是执政党出问题,与其捆绑的人民币,很可能变成一堆废纸。

前提说了这么多,下面开始阐述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质了。

说一个模型,简单说,就是货币量不变,产品少了,那么产品会涨价,产品多了,产品会跌价。

假设产品多了,货币量多的程度超过产品,那么产品会相对货币升值,也就是涨价。

这个模型这么说,假如有100个人,每人有100块钱流通,产品只有100斤大米,那么应该来说,每斤大米应该是100元,这是一般情况,现在若是每人的钱变成200块,大米还是100斤,那么大米就应该涨到200块一斤。

假设每人的钱变成200,但是大米变成150斤,那么大米增加的幅度小于人手里货币增加幅度,大米还是要涨价。

我说到这里,很多人就明白一点了。那么我再说一点:假设100个人里面有50个人买了房子,花了50块,然后贷款贷了100块,相当于市面上流通货币变成:50*50+50*100+50*100=12500>100*100,那么大米价格,是否应该从100块,变成125块?

很多人,已经看出来问题所在了,这多出来的2500块是怎么来的,显然,是银行放出来的,是发行出来的,那么这发行出来的货币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是未来消费的一种透支。

那50个贷款买了房子的人,很多人都需要还贷款,为了还贷款,以前每个人可以花50块钱,现在只能花20,有30要用来还贷款。

那有人会讲啊,这么看的话,市面的货币还不如原来多啊,好像只有8500《10000,但是对于短期来说,这个消费的缩减效应并不明显,所以短期来说,大米的价格,也就是物价,肯定要涨的,这个短期,一般来说持续2-5年左右,这是肯定的。

对于这2-5年内的那50个买了房子的人来说,消费降低了,另外50个卖了房子给他们的人来说,他们可以不贷款买房,由于钱多了,所以房价必然进一步上涨,银行印钞票的速度必然加快。流通货币更加增多。

物价进一步上升。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真正讨论起来,要比这复杂得多。一句话,为了现在而透支未来的消费,必然导致物价上涨。至少是短期内的上涨。

而在国际层面,由于国家原材料和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尤其原油,从98年底最低时的10.3美元一桶,涨到现在90美元左右一桶,涨了8倍,并且创历史最高,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原油产品的上涨,无论是汽车的汽油柴油,还是石油的化工品,如化肥、塑料等。很显然,化肥上涨,必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而油价的提升,会直接导致电价、运费的上涨,这必然进一步导致物价上涨,这是国际层面。

可以说,这次通货膨胀,是国际性的,国际原因主要就是石油和原材料的上涨。

而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句话很多人在说,其实是错误的,我觉得有必要纠正一下,由于美元相对两大货币基石:黄金和石油,都急剧贬值,所以单纯从对美元的比值来说,看不出问题,2007全年,虽然人民币从7.8升到7.3,相对于美元来说升值7%,但是与此同时,原油价格从58美元一桶,涨到90美元,上涨70%,黄金价格从620美元/盎司上涨到850美元/盎司,上涨超35%。

所以人民币,相对于石油贬值了63%,相对黄金贬值超30%,相对于其它工业原料,比如铁矿石、铜、铝等(有些是04-06年就在涨,比如铜),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

即使相对于除美元之外的欧元,人民币亦贬值近10%。

所以,原本按照增长幅度,中国2007年的GDP应该超过德国,但是事实上,由于欧元兑美元,从1.29涨到1.49,上涨超17%,相对人民币升值10%,所以2007年,中国GDP仍然比德国稍低,居于世界第四。而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11%,德国仅有2%不到。

所以那句话应该改成,人民币对外对内都是贬值,仅相对于美元升值。

在这里我在探讨一下石油价格上涨的实质,这次石油价格上涨是与美元暴跌同步进行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几次,其中有一次是73年的石油危机。

在我看来,这显然又是强势美元走向衰弱的时候,对世界石油价格的一次干预。也就是说,是直接或间接控制全世界或者说欧佩克组织60%以上石油生产的霸权美国,一手操纵的结果。

这里我要说到伊拉克战争,有种说法据说就是由于萨达姆要求石油以欧元来取代美元兑换,触发了美国的底线,最终引爆了伊拉克战争,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但是其说到的问题,是实质性的。

石油价格最低的时候,正好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最猛烈的时候,金融风暴时候的那些小政府为了维持本国货币的币值,不惜抛售美元购入本国货币,维持货币的币值。美国人当初不动声色得用抛售的美元来买入史上最廉价的石油,然后大赚一笔。索罗斯狙击泰铢,也赚得钵满盆满。

石油价格涨到最高的时候,美元指数却跌到历史最低谷。这不是巧合。

只要国际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这种事情,就会一再得发生。在美国经济衰退,美元处于低谷时候,为了维持美元,或者说美国人的消费,美国需要有人来为它的透支买单,这些买单的国家,就是购入美元来支付油价的国家。所以90美元一桶的油价,除了因为石油本身越来越希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控制或者放任油价的上涨。

这是国际层面,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不但对内贬值,对外也是贬值的。而不是很多人说的升值。

若是回到国内,我们会发现,共同推高物价,导致中国当下通货膨胀的三大因素,分别是,房产(包括土地)、原材料(包括石油等,与国家价格有关)、股市。

第一和第三因素,造成货币的过量供应,市场上货币的流动性过剩,第二因素,是产品本身的稀缺性提高而涨价,三大因素互相影响,恶性循环,物价水涨船高,下面我就来具体分析此三大因素是如何互相影响的。这与我前面讲的那个简单的模型有关。

对于房产而言,其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首先就是我模型里所讲的,我再讲一下现实的模型,假设一个人花30万买了一套100万房子,贷款70万,那么开发商拿到了100万分配下去,非常简单的,通过银行贷款的运作,社会上的资金由30万突然间变成100万,但问题是,这个房子真的值100万么,显然,利润与其它行业相比,是不合理的。这个房子应该卖50万,这是它的价格,或者说代表社会创造这个房子的价值。显然,房价是一直被高估的,远大于它的成本,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银行放出来的贷款70万当中,有50万是多放的,也就是说50万的货币本不该流通却流通出来了。

这不是一个特殊事例,而是在全国各地正普遍发生着的。物价上涨可以说是必然。并且,这个物价上涨,若是扣除了国际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应该是一个持续时间并不长的过程,会在几年内结束,但很显然,我们目前,我们现在的时刻,正处于这个过程中。

为什么我断言通货膨胀会在几年内结束,因为就如同前面的例子,30万买100万房子的那个人,向银行贷款了70万,这70万被别人拿去消费,造成市场资金过剩,这是暂时的,因为贷款70万的这个人,将来要一直为还贷款而缩减消费,很简单得讲,就是拿到70万银行贷款的开发商,会在段时间内把钱拿去流通,造成短期内流动资金过剩,而通货膨胀,而长期看,这个买房者为这70万买单,长期看,会出现一个消费与紧缩的平衡,这个平衡迟早会来到,经济会因为对于未来财富的过量透支,而承受代价。

若是有人跟我说有疑问,那么看看现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吧。很明显,就是这些年通过大举向银行举债,这个举债,有民间的有政府的,造成美金的过量流通,并且美金的消化,是世界范围的,世界,也已经难以消化这么多印钞机出来的美金,美金购买力下降,而美国人却为了还贷款紧缩消费,并且造成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

这只是首先我要讲的,其次,就是讲讲房价的构成。

中国有一个产品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就是水泥,有另一个产品产量占世界近四分之一,就是钢铁。这两个,都与房产有关,属于成本这一块。

粗略得说,构成房价有三个因素

房价=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利润

事实上运作是很复杂的,比如水电等配套设备的申请之类,算在哪个里面。其实,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影响房价的第一个因素,土地价格高企不下,是造成房价居高不下的首要因素,而这个土地价格,原本是可以由市场决定,并且有所选择的,现在来说,中国房价的实质,土地价格的居高不下,几乎来说,是罪魁祸首。之所以是罪魁祸首,是出自于中国土地买卖的地方政府垄断本质。

为着房价的问题,我走访了很多开发商,和建筑商,如万科、爱建、如上海的捷成滨江,与他们都有所交流,这是我通过交流并且深思熟虑而得出来的结论。

简单得说,由于中国土地的买卖由各地方政府垄断,价格没有任何竞争机制,所以基本上来讲,价格都是在地方政府掌控的尺度上,再上一个台阶。

我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我前年在湖南考察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口仅130万的湖南浏阳政府大楼盖得比美国白宫还要气派,其周围大概由4到5块地,但是却是一块一块拿出来卖,卖的价格节节升高,政府一点都不着急,价格虽然都是政府公开向开发商招标的,但是对于开发商来说,却没有任何别的选择,因为每次,在卖着的土地只有这一块,可以说,整个地价,是由完全由政府垄断和操纵的。

几乎在中国任何的中小城市,都是这种情况。土地这一块,已经把房价的门槛筑高了一倍。

据我根据掌握的数据分析,土地拍卖的收入,已经占到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60%以上,然后地方政府会用这些钱,经常不是去扶贫,扶持教育,去改良医疗,而是去盖新的政府大楼,盖新的公安局大楼,新的税务大楼,其宏伟壮丽的程度,一个个都在赶超美国的白宫。让国际友人见了,都会以为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

除掉土地,开发商通常是拿到地之后,马上会在当地的银行申请到巨额贷款,这巨额贷款,又是凭空产生的一个流通。

前面讲到了,由于土地拍卖的收入,是很多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地方政府通常对于国家下达的要严格审批,严格控制房价的措施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针,有意无意纵容开发商的暴利。就我所知道的炒楼花(就是拿到土地之后仅画草图打地基就开始销售并在销售过程中换名转卖)行为,就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虽然上海已经严厉禁止了。

地方政府纵容开发商的暴利,是因为他们需要开发商来支付高昂的地价。而开发商捆绑银行的战略,无疑是给自己上了一个保险。

所以中央政府打击房价,越打击越涨,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将矛头指向“黑心”的开发商,却不知道这获取垄断暴利的,究竟是谁。

至于房价的另外两块,成本和利润,就不用多提了,成本是水涨船高,这点是肯定的,而至于利润,若是炒楼花这种行为都存在(虽然据我所知,现在这种行为越来越少了,但是变相炒作的行为仍然存在),开发商的资金可以快速回笼,也就不用担心支付高额的土地买卖费用了。开发商成为替罪羊,可以说是丢了面子得了里子。万科老总王石劝大家40岁之前别买房,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他是对的。

这里我说点题外话,就是原来的春运期间铁路车票涨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给我的感觉就是落井下石,你要回家我偏不让你回,而且还要摆一刀,这样的事情竟然在中国存在了那么多年,可见中国人真的太好管了。

关于房价说好了,现在我来说说股市。

中国股市创造了在07年年内,市值翻了1.5倍,从2005年末到2007年10月,涨了6倍,虽然最近又回落到4600点附近,号称整体市盈率只有40多(我怎么算,都觉得这个数字被部分低估了),但是股市的造富神话,似乎每天都在上演,中国的数量世界第二的一亿股民,似乎随时都在屏住呼吸,“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

在全世界最赚钱的25家公司当中,中国仅有一家,中国石油(601857)上榜,而在2007年下半年公布的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中,中国竟超过美国,占了半壁江山。很讽刺么?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雄纠纠气昂昂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的日本。想起美国人对于日本会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的担忧。现在回头看看,美国还是美国,日本为当年股市和房产的泡沫付出巨大代价,持续衰退10多年。东京很多房产价格比颠峰时的1992年左右下跌了近80%。

说了这么多,看的应该能明白,我说说股市怎么导致的通货膨胀,股市导致通货膨胀的前提是一个时间内的单边市场,就如同2005年底到2007年10月的股市,虽然经历过几次大跌,但是整体是螺旋向上的。

在这段时间内,原本1元的股票,涨到6元,原本10元的,涨到60元,涨六倍的话,另外5倍钱从哪里来,这并不重要,总会有渠道过来,我们知道的就是,中国整体股市的市值,从大约3万亿,涨到07年下半年的超过20万亿,短期内积累的财富,超过15万亿。

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有人会疑问啊,有人赚必然有人跌啊。好,那么我告诉你,在一个单边行情中是可以出现任何人都赚钱的情况的,这个赚钱的意思就是手里的货币增多了,未必代表它能够买到的东西变多了(因为有物价上涨的因素在里面)。

是啊,所有人的钱都多了,这不是好事么,所以你看看印度,号称要在2010年人均GDP超过中国(估计,2007年中国人均GDP约2500USD,印度约1000USD),据说依靠的就是调整货币的购买力,进一步推高股市,要知道印度那号称有150年历史的股市,已经在短期内上涨了300%了。就是不知道,当印度的人均GDP超过中国时,他们的老百姓能不能受得了高昂的物价,会不会发生暴动,会不会有大范围的自杀式袭击,大家拭目以待。印度若真的这么做面临的后果可能是什么,我可以给个提醒:巴西现在流通的货币雷亚尔,是1994年为了取代大幅贬值的旧货币引入的。在那以前,旧货币的官方价格是一百兑一美元,但黑市价格则长期在一万至一万四千兑一美元之间徘徊。那时政府虽然开支巨大,却从来没有赤字。政府的钱从何而来?来自垄断着发钞权的中央银行!通过各种现代化的记帐手法,央行未必需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无中生有,创造出所需要的货币来。赤字的确被成功掩盖了,但通货膨胀却不胫而走。到了1994年7月,巴西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000%。

由于中国股市单边行情下“创造”了超过15万亿的财富,你说中国怎么可能不通货膨胀?现在已经将来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都是在为这两年的过热股市房市买单。

中国2007年CPI是6.9%,全年仅为4.7%,这里面也包括翻倍上涨的猪肉价格,翻两倍甚至五倍上涨的蔬菜价格,却不包括50%左右幅度上涨的住房价格。50%一点都没有夸张。就以上海为例,大部分地方房价都上涨了40%以上,很多地方上,幅度甚至超过100%。

正因为中国CPI的计算不像国外那样把房价也算进去,所以中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都缺乏了对物价上涨的警惕,中国2007年的4.7%的CPI数据,在我看来,是毫无价值的。

因为中国前三年就开始的房价上涨,是如今物价整体上涨的罪魁祸首之一,却因为CPI数据没有包括房价,把危机隐藏起来。似乎到2007年底才爆发出来。

若是中国CPI数据包括房价,还用得着前段时间政府动用政令来控制物价么?恐怕应该早就未雨绸缪了。总之,受苦的,最后还是老百姓。

在我的计算中,若是包括房价因素,中国2007年的CPI应该是20%左右,甚至更高,而远不是4.7%。这才是真实数据。

前段时间股市我倒一直看好股市,因为知道,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来接盘,所以会劝告很多人进入股市,在我看来,中国的股市,到泡沫阶段,已经不是创造财富的游戏,而很大程度上是制造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的游戏。包括房价也是,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既然物价还是要涨,既然钱存银行是负利率,根据我的计算,负利率达到吃惊的10%以上。那么还是拿到股市里转一下,用钱来生钱。

但是现在我不会劝任何人进入股市了,因为我知道,这个游戏该正常化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二、经济词语螺旋式通缩

我想请教各位,咩叫做"螺旋式通缩"?

答:「螺旋式通缩」是一个经济领域的专用辞语!

意思是指因物价下降,而引起一连串的经济活动放缓!例如生产、运输、需求、薪金等各方面都减少!

在经济放缓的恶性循环下,反过来逼令物价更进一步地下滑!在这些周而复始的关系相互影响下,整体经济状况将会陷入持续不景气的困局!

世界各地***都非常担心螺旋式通缩的出现!因为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企业盈利不断被蚕食,市民工资被削减,债务问题恶化!结果是社会整体消费大幅减少,令经济活动有陷入衰退之虞!,参考: cecimak个人意见和理解!希望可以帮到你!,

三、区块链通货紧缩是什么

通货紧缩是什么意思

通缩即通货减缩,指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

在经济学研究中,较早提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马克思,他在《资本通货紧缩通货紧缩论》中,多次分析到流通中货币的膨胀和收缩问题。认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经济的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变动引起,可能由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技术因素引起。

继马克思之后,联系货币政策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凯恩斯。凯恩斯在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通货紧缩现象的分析,更多使用的是就业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这样的术语,通过对30年代大危机的精辟分析,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论断,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

扩展资料

一、产生原因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如果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出现“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从而引起政策紧缩性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当经济到达繁荣的高峰阶段,会由于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的持续下降,引发周期性的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当人们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下降,经济形势继续不佳时,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会减少,而总需求的减少会使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货紧缩。

4、新技术的采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出现成本压低性的通货紧缩。

5、体制和制度因素

体制变化(企业体制,保障体制等)一般会打乱人们的稳定预期,如果人们预期将来收入会减少,支出将增加,那么人们就会“少花钱,多储蓄”,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降,从而出现体制变化性的通货紧缩。

6、汇率制度的缺陷

如果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联系汇率制度,本国货币又被高估,那么,会导致出口下降,国内商品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需求减少,则物价就会持续下跌,从而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货紧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通缩

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利与弊

通货紧缩(deflation):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通货紧缩的影响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都属于货币领域的一种病态,但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比通货膨胀更严重。首先,通货紧缩会加速经济衰退。由于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必然使人们对经济产生悲观情绪,持币观望,使消费和投资进一步萎缩,加速经济的衰退。其次,物价的下降会使实际利率上升,企业不敢借款投资,债务人的负担加重,利润减少,严重时引起企业亏损和破产。由于企业经营的不景气,银行贷款难以及时回收,出现大量坏账,并难以找到赢利的好项目,经营也会出现困难,甚至面临“金融恐慌”和存款人的挤提风险,从而引起银行破产,使金融系统面临崩溃。再次,经济形势的恶化与人们的预期心理相互作用,会使经济陷入螺旋式的恶性循环之中。同时这种通货紧缩还会通过国际交往输出到国外,而世界性的通货紧缩又会反过来加剧本国的通货紧缩局面。

什么是通货紧缩?为什么会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

通货紧缩(deflation)是指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统统价格不能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通货紧缩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如果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出现"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从而引起政策紧缩性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当经济到达繁荣的高峰阶段,会由于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的持续下降,引发周期性的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当人们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下降,经济形势继续不佳时,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会减少,而总需求的减少会使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货紧缩。

4、新技术的采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出现成本压低性的通货紧缩。

5、金融体系效率的降低

如果在经济过热时,银行信贷盲目扩张,造成大量坏账,形成大量不良资产,金融机构自然会"惜贷"和"慎贷",加上企业和居民不良预期形成的不想贷、不愿贷行为,必然导致信贷萎缩,同样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6、体制和制度因素

体制变化(企业体制,保障体制等)一般会打乱人们的稳定预期,如果人们预期将来收入会减少,支出将增加,那么人们就会"少花钱,多储蓄",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降,从而出现体制变化性的通货紧缩。

7、汇率制度的缺陷

如果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联系汇率制度,本国货币又被高估,那么,会导致出口下降,国内商品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需求减少,则物价就会持续下跌,从而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

一般来说,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买涨不买落"心理,左右了企业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购",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由此看来,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有不利的一面。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通货紧缩指的是什么?市场中出现通货紧缩是什么原因导致?

通货紧缩,实际上是一种财政政策使用这种财政政策,可以使得我们的货币量出现普遍的下跌,换而言之就是市场中普遍物价下跌。市场中之所以会出现通货紧缩,是因为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出现了改变,投资的消费需求不足,使得人们需求下跌,再加上这种体系效率的降低和新技术及生产力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定义:物价水平持续放低

通货紧缩,实际上就是市场中的物价水平持续的下降,以及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以及流通速度都出现了相应的下降,经济的增长速度出现了缓慢的增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还是与严重的供给相对过剩有关,在市场中需求的不足以及制度性和政策的因素,最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产生,对于经济来说,是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对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坏处。

通货紧缩的表现,零售物价和消费出现下降

通货紧缩最常见的表现在市场中,表现为零售,物价和消费出现下降,无论是商品还是消费,物价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交易活动没有能够放入到人均收入的框架中去,也就是说,相对于经济的增长,劳动生产率持续减少,从而使得市场中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物价下跌,经济进一步衰退。

通货紧缩的原因,受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的影响

之所以在市场上会出现通货紧缩,实际上是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如果一国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那么在市场中,货币的供应量就会减少,公共开支同样会被削减,而减少的一些转移支付就会使得市场货币出现失衡,从而导致市场中出现了贱卖的情况,这时候也就是所谓紧缩性的政策来引起的通货紧缩。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技术提升以及金融效率降低

在市场中,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也会导致人们的实际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形成不好的经济形势,这时候,投资的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形成拉下性的通货紧缩。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生产上广泛的应用技术,从而导致生产力降低,这时候,生产的成本也就降低,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也会进一步带来通货紧缩。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经济过热时,银行盲目信贷扩张,这时候会出现信贷的萎缩,从而导致社会的总需求减少,必然是会导致通货紧缩产生。

总而言之,市场中出现通货紧缩之后,是物价整体水平的下降,市场中出现了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效率也同样会失去平衡,基于这样的情况,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是极为恶劣的,对经济的发展也会陷入到一个遏制的局面,还需我们谨慎的去对待这一问题,及时利用财政手段以及市场手段去解决。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jys/158691.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02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02日

相关推荐

  • 币圈什么是通缩机制,区块链的空投是什么意思

    一、闪电比特币是什么闪电比特币还没有被大家所熟知,那是因为他是一个比特币的分叉币,币圈的许多的用户都本能对这类的通证产生厌恶情绪。分叉币现在已经俨然成为了圈钱,跑路的代名词。但是有一点各位可能不知道,所有比特币的分叉币在国外的监管者眼里都可以叫做是货币。美

    2025-03-09 05:00:01
    37 0
  • 通缩后期买什么,通缩后期买什么股票

    一、通缩后期买什么股票通缩后期,建议购买资源类、消费类以及金融类股票。在通缩后期,随着货币供应的减少和购买力的下降,投资股票市场需要更加谨慎。以下是对相关股票类型的推荐和解释:1.资源类股票:在通缩环境下,资源类股票如能源、金属和矿产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然而

    2025-01-31 17:00:01
    65 0

发表回复

8206
验证码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

ok交易所
已有100万用户加入ok交易所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