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年套现15亿***卖掉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如今生活怎样了
一个不想做big man的文艺女青年,却把共享单车骑成了独角兽。但是到了事业之巅时,选择拿走15亿而退出,这位女青年就是胡玮炜,现如今的她,想在上海创业,生活美滋滋,活出了现代女性自我。
一、“80后”文艺女青年胡玮炜。1、胡玮炜的经历。胡玮炜,典型的“80”后女孩,有激情,对外界充满探知欲。因此,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毕业的她,选择进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部成为一名汽车记者。后来又去了腾讯、《新京报》、《商业价值》和极客公园作科技报道。
就这样,与汽车行业打交道一做就是十年。但是这十年没让她成为汽车迷或者技术狂人,而是更加喜欢上了骑自行车。
2、胡玮炜人生态度。她曾在一篇自述中说,自己对什么手动挡、百公里加速一点不感兴趣,如果不是迫于现实,她只想做“广场上画画的闲散女青年,或者跟《天生杀人狂》里的梅勒一样当一次夺命女贼”。
3、她的伯乐:李斌。但是,2014年当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问她“有没有想过用共享的方式来做单车”时,这个话题一下子就把文艺女青年胡玮炜给击中了,本来就喜欢骑行的她,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于是,2015年摩拜便成立了。
4、造出了技术上独一无二的共享单车。不过,摩拜在胡玮炜的带领下,也处处充满文艺气息,因此公司成立后的半年时间内,胡玮炜都希望把车做得完美之后才上线。
近一年的时间终于敲定了设计模型准备进入量产,但是由于前期订单太少,供应商开价太高,于是胡玮炜又打算自己建厂。
果然,新上市的摩拜很漂亮,也很轻便。胡玮炜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以创业这件事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而是我想干什么,这个事情比较重要”。
因此,上线之后的摩拜还是不断有新的改进。尽管胡玮炜不是技术出身,但她坚持不懈地找到了被许多人判为不存在的技术方案,造出了技术上独一无二的共享单车。
而她的这份坚持和理想主义,以及真诚、简单的个性,对创新的追求,让她周围的人常常忘记她是老板的身份,只当她是一个文艺女青年。
二、来自资本的压力。1、胡玮炜借高利贷。不可否认,无论是ofo还是摩拜等其他共享单车,他们都长期承受着来自资金的压力,但为了实现共享单车的全盘构想,每家公司几乎都是一边内部进行软件运营,一边去寻找资金。
摩拜当然也不例外。在团队决定自己建厂赶制模型造车的时候,胡玮炜已经在几代弃用的设计方案上用完了李斌的50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此时,胡玮炜不得不以个人名义借来了高利贷。
2、拿到大咖的投资。好在,当初李斌也给胡玮炜带来了有兴趣投资A轮的愉悦资本。愉悦资本的老板刘二海对这个创业者的第一印象是浑不吝,“很多事情好像也不是特在意……就是那种‘干吧,没什么问题’”。
确实,胡玮炜在摩拜的第一次发布会上作创业演讲,有人评价她的演讲达不到典型创业者的标准,没有目光如炬,没有适时抛出的金句和段子,也没有煽情。
她的声音平淡,甚至沉闷。她的幻灯片几乎是默认格式,白底,黑标题字,居中的大照片。但她说在摩拜单车设计的过程里好看不重要,所有满足了功能的设计都不会难看。
于是,刘二海成功为摩拜注资了。但是胡玮炜也没再找别的投资人了。“李斌给我介绍了一家,那我只看到了这一家。”一直把公司撑到完成了一定要求,才收到了新资金。
在胡玮炜负债的那个春天,北大学生联合创立的ofo团队也花完了100万元的天使资金,但同时也找到了另外的100万元。与此同时,共享单车行业的大洗牌也随之来了。
三、共享单车行业大洗牌。1、面临盈利的难题。事实上,在摩拜资金困难的那段时间,其他共享单车也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在当时的创投圈,人们热议的无非就是摩拜单车的盈利模式、上亿美元融资、针对ofo的竞争策略。
但对于摩拜单车是否盈利,胡玮炜几次三番都说不知道摩拜能否盈利。她有个财务模型,估算他们在几年后是能盈利的,但这些是估算。她说要是他们失败了,这些共享单车就留给社会当作公益了。
而摩拜的竞争对手ofo则在发布会上宣布,已在超过一半的运营区域实现盈利,ofo的投资人则在更早前称,战争必将在短期内结束。
2、资金断裂。不久,悟空单车、酷骑单车等共享单车开始纷纷出现资金链断裂,用户押金退还困难的新闻。而ofo还没有研制出他们的定位系统。
他们用新资金购置大批普通自行车,安了车牌和机械的密码锁。用户可以在手机软件里查到各牌号所对应的固定密码,来借用自行车。
3、摩拜完成智能设计。而摩拜则完成了智能锁和后台系统的设计,不用在固定桩点借还的共享单车真正诞生,这是少有的、在硅谷没有原型的科技发明。
摩拜CEO王晓峰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把自行车出行轨迹画出来了。有了技术的突破,摩拜单车当然是后来者居上。技术也带来当下更现实的优势,那就是资金的接踵而至。
4、巨额资金接踵而来。2016年,摩拜拿到了几千美元的B轮融资,同年,ofo宣布完成了第五次融资——1.3亿美元C轮融资。而摩拜也公布了超过1亿美元的C轮融资。
之后,腾讯又和华平领投了2.15亿美元D轮资金,摩拜由此超过10亿美元估值,成为第一家跃入独角兽行列的共享单车公司。再后来,他们得到淡马锡和高瓴资本上亿美元的D+轮融资。
不过,这和对手的竞争并没分出胜负。2017年,ofo团队也公布了4.5亿美元的D轮融资。但不可否认,摩拜在两年时间里就变为一家独角兽公司,仍然是个惊人的成绩。
四、变现15亿。“我们只是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party刚刚开始。非要问怎么盈利,就像问party是不是8点结束一样无聊。”胡玮炜曾在朋友圈这样回应人们对巨额融资的关注。
事实上确实如此,在共享单车这个烧钱的游戏里,摩拜和ofo都不敢轻言盈利。一味烧钱可以维持一时安稳,但不能求一世平安。
1、出现抵押现象。2018年,ofo旗下企业出现了第一笔动产抵押,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共计约444.76万辆共享自行车被抵押给上海某公司。
随后,又将未确定具体数量的共享自行车抵押给浙江某公司。这两家公司均为“阿里系”企业。两次动产抵押登记被担保债权数额合计17.66亿元。
2、欠下巨额外债被收购。而与此同时,在大家都为摩拜喝彩的时候,这家共享单车公司已经欠下数亿美元债务。在ofo抵押后,摩拜也迎来了被收购的传闻。
先是摩拜召开股东会议表决通过美团收购案,随后美团便公布消息,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团同时承担摩拜数亿美元债务)的消息坐实,这距离这家独角兽公司创立还不到3年。
3、胡玮炜的狡辩之词。针对收购一事,胡玮炜则发朋友圈表示,“大家都更喜欢戏剧性,然而我更愿意积极看待一切。谢谢所有人把我们捧到改变世界的高度,也谢谢大家对摩拜的重新审视。并不存在所谓的出局,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胡玮炜终究没把摩拜单车做成公益,而是选择了套现离开,比离开更残酷的是,摩拜的创始人团队对命运走向没有决定权。作为接盘者,美团也借此重申了大举进军出行市场的野心。
不过,胡玮炜却在相关采访中说,回归到简单,本质,健康绿色,不过分追求物质。“live better也是美团的愿景,这一点上我们有巨大想象空间的”。
二、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卸任CEO,谁是真正退居谁在幕后“坐镇”
我认为真正退出的是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刘强东和马云都是在幕后坐镇。
一,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都卸任CEO。
电商平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被我们称为三大电商平台的分别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京东和拼多多。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马云,京东集团的创始人是刘强东,而拼多多创始人是黄峥。按理说,他们作为创始人,应该为企业起到指导的作用,但是这三大创始人都相继卸任CEO。
二,到底谁是真正退居?
北京时间2022年4月7日,京东集团宣布,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卸任,京东CEO一职将由徐雷来代替。北京时间2021年三月17日,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的同时,黄峥作为拼多多的创始人,也宣布了自己辞职的消息,并且新的CEO由陈磊接棒。马云的辞职时间更早,2013年的时候,马云就宣布不再担任阿里巴巴的CEO,把公司全权交由张勇管理。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三个创始人当中谁是真正的退居呢?从他们宣布卸任之后的行为来看,我认为真正做到退居,不再管公司发展的,只有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
三,谁又在幕后“坐镇,不曾离开呢?
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和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其实就是一直坐镇幕后,以另外一种方式去管理公司。虽然马云在2013年就宣布不再担任CEO的职位,可是直到2019年,他才宣布辞掉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一职。在此期间,阿里巴巴的大事,小事还是由马云来做主。而京东也是这样,虽然刘强东不在是CEO,可是依然是董事会的主席,CEO还要向刘强东汇报工作。
三、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卸任CEO,他们分别都是谁呢
分别为马云、刘强东和黄峥。
三位电商平台分别对应的是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事实上,公司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有效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多家电商平台的CEO离开原有的职位,反观三位CEO离开平台后,平台还会得到持续发展。
马云卸任,引发网友猜测大部分网友得知马云的经商头脑之后,大家会直呼马云是商业鬼才。当国内电商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时,马云却看准了互联网电商发展的优势,迅速创立淘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扩展业务量。阿里巴巴集团应运而生。随着公司发展状况越来越好,在线支付和金融平台的推出,导致马云的个人事业更上一层楼。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测,马云提前退休。
黄峥卸任,却依旧是拼多多最大股东曾经,拼多多上线之后,用户数量持续上升,工作团队制定良好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拼多多却依靠着特殊的经营模式,收获众多用户,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黄峥作为拼多多创始人,一直为公司发展提供有效方案。2020年七月,黄峥卸任CEO,可他依旧是最大股东。
刘强东不再成为公司CEO,却依旧掌握权利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刘强东离开了公司管理层,但是刘强东一直拥有着公司的决策权。虽然新的CEO已经上任,但是CEO也会向刘强东汇报公司发展状况。看似刘强东离开京东,事实上,刘强东并没有离开直接的业务。他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从而转变公司策略。
三家电商平台的起点和发展轨迹并不相同,最相同的地方是创始人已不再成为公司CEO。其实,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公司发展到高水平后,决策团队的重要性得以显现。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jys/15557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