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中山纸币一千元纸币当时能买多少大米
买不到。
在1949年国民政府新疆银行发行的孙中山纸币当时世界上面额最大的“陆十亿元”纸币,堪称神奇。这一面额,在当时仅够买77粒大米,按照这个算的话一千元纸币是买不到大米的。
印有孙中山先生头像的各种民国货币,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金融史。而广东作为国民革命的策源地,在货币金融方面也曾领先全国,有“广东货币甲天下”的美称。
二、清朝晚期时一银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 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 1000文钱= 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小说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
北洋政府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废两改元”。即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政府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政府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三、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价格飞涨
201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孙小头开国纪念币银元价格飞涨。据拍卖协会统计数据,2015年,孙小头开国纪念币的拍卖平均价格在80-150万左右,民间市场交易平均价格在10-20万,特殊版本平均价格在220-250万。2016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专家预测孙小头开国纪念币的价格最高有望突破300万。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壹圆俗称“孙小头”直径39毫米,厚2.5毫米,重27克左右。这种纪念币有两个版本大类:分别是在1912年和1927年铸造。
【1912年版:背面印有两个六角星,称为“上六星”】
【1927年版:背面印有两个五角星,称为“上五星”】
【社会背景】
19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的开始,举国上下民主人士齐心和合作。袁世凯表面支持共和,实则觊觎民主胜利果实。1912年元月,各方民主力量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后,终于战胜了封建清政府,在列强压迫,内战不断的环境下,和平易帜,交接政权。
为了纪念这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国民政府决定铸银元纪念。1912年的民元国会。选举孙中山为第一领导人。铸造的首批银元以孙中山头像为背景图案。首铸币背面六角星,镂空麦穗围绕。这批银元为首铸的一批,发行有限,仅有40000枚,当年即被换购收藏一空。
这款钱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对历史最好的记录。中华民国孙像开国纪念币由于铸造厂家不一,形成了很多版本,今天特别推荐一下这枚值得收藏研究的珍稀品种。
【特殊版本主要有以下四种,目前拍卖价格均过200万】
上六星异花版:左右长枝花形状与普通的不一样,成“囧”形
上六星镂空穗版:后背麦穗是镂空的
长头六角形版:孙中山头像比普通的长2mm,衣领形状与普通相反,万里挑一。
三瓣六角星版:左右长枝花花梢上为三瓣,并有长短之分。
【孙小头拍卖价格】
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也日渐走俏,且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珍品银元,在藏品交易市场上表现异常活跃。2004年3月,在上海元亨利贞拍卖有限首届近代银币拍卖会上,一枚1912年发行的“孙中山六角星开国纪念币”,拍至55万元高价成交。
在2013年的时候,再次出现一枚特殊版本“孙小头开国纪念币”,长头六角形版,这是百万里无一的珍贵藏品。那时候经众多收藏家激烈争夺,最终以140万成交。2014-2015年,孙小头的市场价格突破百万已经是稀松平常,一些特别的版本价格升值更快,在200-300万之间。
四、为何总说纪念币、钱币涨了,是骗人的吗
现在钱币、纪念币的收藏热潮已经过去了,留下来还在玩的基本上都是老玩家和真正喜欢这些的的。想当年,上海的邮币卡市场多么繁华,处处都是炒币的气息,后来那阵风过去了,邮币卡市场大多门店都歇业了,留下来的都是老玩家。很多人在网上看到消息说纪念币、钱币价格都涨了,感觉好像自己要发财了,这是真的吗?实际上这要分情况来看,有的价格是涨了,有的价格原地踏步,不能简单的说涨跌,也没有骗人不骗人一说,主要要根据个人收藏情况来判断。
那么既然那股收藏热潮已过,为何现在还有各种钱币涨价的消息呢,实际上这很简单,因为放出消息的都是那些涨价的货币。无论是纪念币还是货币,都是很大的门类,里面从品种到版别到年代再到年份品相都有讲究,有些品种的肯定涨价了,有些价格却纹丝不动甚至下跌,这都是很正常的。作为玩家,自然喜欢听到涨价的消息,跌价的消息基本上不会放出来。
纪念币、钱币涨价有多种模式,首先就是某些品种的货币涨价。比如就拿袁大头来说,现在开始讲究包浆,有些虽然很旧,但是包浆不错,甚至包浆外皮可以达到炫彩的效果,价格就涨得厉害。有些是品种进行整体涨价,这些跟货币本身的存世量和市场热度有很大关系,不可一概而论。
还有一种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涨价。比如说黄金纪念币,在过去十年,黄金经过了较大的涨跌,贵的时候接近四百一克克价,便宜的时候只有二百三。如果说在黄金最便宜的年份购入黄金纪念币,现在随着黄金价格的上涨,纪念币价格自然涨上去了。
还有一部分就是虚假涨价,有价无市。比如现在去搜查分币的价格,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版本,价格更是相差悬殊。如果按照最高报价去看,会觉得自己发大财了,因为家里有上千的硬币,按照表格年份对照,那一堆硬币简直就是一盒黄金啊。但是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去找表格发布者,他肯定不会以这种价格接收你的硬币的。
有涨价就有跌价,比如说现在白银价格一直走低,克价从十多块降到现在三四块。如果在白银价格较高的时候购买纪念币,而那种纪念币发行量大,年代又近,那现在大概率价格还要跌,可能想出售的时候还没有当初从银行买入的时候价格高。因为发行量大,收藏价值不高,在货币市场上就只能卖个材料钱,自然就是下跌了。
总而言之,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不要抱着发大财的想法,而是要把它作为一个兴趣爱好来对待。就拿纪念币来说,纪念币发行的时候本身就是有溢价的,如果发行量就很大,现在年代也很近,很多人手里都会拥有大量存货,指望现在大涨价不太可能。玩这种收藏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反正只要保存得当,也不会损坏,说不定传世下去,留给子孙后代,到那个时候就会变得值钱了。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jys/15337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