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民国后期吃一碗面条要两麻袋子钱呢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经济的崩溃。
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抗战14年军费过大,财政收入太低,只能通过印刷钞票来应急。
这样一来,法币就出现大面积的贬值。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本来中国只有10亿元面值的法币,现在有了1000亿元,货币当然要贬值。
1937年抗战爆发前,法币发行总额只有14亿。
结果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法币发现总额已经超过5000亿元,比战前增加约四百倍。
也就是说,抗战前的100元钱,抗战后仅仅相当于2角5分钱。
然而,只要国内和平,经济逐步恢复,法币贬值就会停止。
但是,1946年内战又爆发。
此时国民政府开销更是巨大,而财政收入还不如抗战,尤其还失去了英美的经济援助和物资支持,雪上加霜。
到了国军惨败的三大战役前,1948年8月,法币发行已经高达604兆元,三年间增加超过一千倍
其实,在1948年之前国军还在获胜时期,法币尚且算是稳定。
随着1948年国军败局已定,法币贬值也更为厉害。因为民众开始不相信法币,宁可使用大洋和金条,或者干脆以物换物。
因为国民政府一旦垮台,这些法币也就一钱不值,成为废纸。
可以说,法币贬值几乎是当时的必然现象。
实际上,大家也不用一味取笑国民政府的法币贬值,大家都差不多。
大家知道什么叫做旧人民币吗?
1955年,中共执行了取消旧人民币的计划,同新人民币兑换比是1:1万元。
而人民币是从1948年开始发行的,到1950年就已经严重通货膨胀。
1948年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生产的第一套人民币,面值仅为10元、20元、50元3种。
到1953年,人民币已经被迫出现了5万元的面值。
官方资料说得很好:从1948年12月起,到1950年1月,仅仅过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最大面额就从50元猛涨到10000元,之后在1953年又发行了50000元。可见,第一套人民币通胀情况比较严重。
二、什么是法币体系
法币体系是一种货币体系,其主要特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并授权的货币,具备强制流通的特性。
详细解释如下:
法币体系是一种由政府或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构成的体系。这种货币具有法定地位,得到政府的支持,并强制在特定地区或国家内流通。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法定地位:法币的发行和使用是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接受和认可。这种货币在商品交易、支付服务等方面广泛使用,具有高度的流通性。
2.国家支持:法币的发行通常由国家银行或政府进行管理和控制。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汇率等手段来维护法币的价值和稳定。
3.强制流通:在法币体系内,法币是主要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在特定地区或国家内,不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必须接受法币作为支付手段,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法币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统一市场货币,促进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提高经济效率。同时,通过法币的强制流通,政府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和税收,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此外,法币的价值和稳定取决于政府的信誉和经济状况,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法币的价值和信誉。
总之,法币体系是一种由政府支持并强制流通的货币体系,旨在统一市场货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于其具有法定地位和强制流通的特性,法币在商品交易、支付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上就是对法币体系的解释。
三、为什么说纸币不是货币,而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因为纸币是货币,只能执行货币的部分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部分国家的纸币还可以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如美元、欧元等)。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50多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以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两套人民币同时流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纸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四、民国时期的法币体系是如何崩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
1937年抗日战争前,法币的总发行量不超过14亿元。1937年抗战开始至1941年英美参战前,日本为破坏中国后方经济,在日占区强行以日本发行之货币收兑法币,再加上以走私物资套得法币,送往上海兑取国民政府的外汇。国民政府分别从英国及美国得到超过一千万英镑及五千万美元贷款,但仍不足支持法币汇价。至1940年起,取消无限制外汇买卖。于是法币的价值开始下跌。
到了战后已发行至5569亿元,比战前增加约四百倍。1946年后,法币的发行量更加大增,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间增加超过一千倍,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法币彻底崩溃。宋子文为行政院长时,试图以金融政策稳定法币,抛售库存黄金购回法币。但因为法币发行量仍在增加而没有得到成果。1948年5月后,开始筹划另一次货币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
五、1935年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法币改革
1935年6月7日,英国政府任命李兹罗斯爵士为中国财政顾问。9月21日,李氏抵达上海,随即对中国华北、华南和长江流域进行考察,并与国民政府多次沟通,就中国的货币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随后,美国政府也任命杨格参与中国的货币制度改革。在英、美两国政府的支持下,国民政府开始新一轮货币制度改革。
法币改革的背景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蔓延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深、拖延时间之长,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空前的。
到了1931年,因危机的深刻化,引发世界金融大危机,老牌金融帝国英国也宣告停止金本位。以此为起点,各国展开货币战争,建立于一战后繁荣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走上了崩溃的道路。
日本趁一战之机大力扩张,可是,各国高筑关税壁垒,逼得日本不得不以贬低汇价的方式来打进别国市场。加之英国放弃金本位后,日货在中印市场受到严重威胁。日本便在1931年12月13日宣布禁金出口,使日元在国际上成为不兑换纸币。
法币的影响
白银涨价还造成中国对主要西方国家货币汇率上涨,刺激进口,而同期出口则明显下降。1935年中国主要商品生丝、茶叶等出口货值比1929年减少65%左右。
国民政府曾多次和美国政府交涉,要求美国政府遵循伦敦白银协定原则,停止收购白银,但是美国政府对国民政府的请求置若罔闻。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国民政府放弃银本位制度,进一步对货币制度进行改革。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对国民政府的货币制度选择十分关注。1935年6月7日,英国政府任命李兹罗斯爵士为中国财政顾问。9月21日,李氏抵达上海,随即对中国华北、华南和长江流域进行考察,并与国民政府多次沟通,就中国的货币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
随后,美国政府也任命杨格参与中国的货币制度改革。在英、美两国政府的支持下,国民政府开始新一轮货币制度改革。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jys/15251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