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蚂蚁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一、特征:
1、属于昆虫纲膜翅目,多为黑、褐、黄和红色,刚刚出生时,通体透明,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头部通常阔大,触角膝状,4—13节。
复眼小,退缩,单眼3个,位于头顶。口器和足均发达,跗节5节。有性个体有翅2对,工蚁通常无翅。基部腹节显著紧缩,形成腹柄。腹柄1—2节,每节背面上有1—2个结节状突起。多数种类具有多型现象,属社会性昆虫。
2、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二、生活习性
1、蚂蚁在15-40℃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0℃之间。冬季低于10℃会进入洞穴,但不会冬眠。只是不再频繁活动,它们在洞内吃秋天储存的食物。
2、蚂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或树上,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双齿多刺蚁和其它蚂蚁一样,一般以蚁巢为一个家庭。一窝中有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工蚁专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
3、在野外,野蛮收获蚁自己建巢时,它们会把平时栖息活动的地方跟储藏种子的储藏室分开,储藏室的位置比平时栖息活动的地方高一些,保持储藏室内处于干燥的环境。
4、蚂蚁和其他昆虫一样,是依靠触角辨别气味的,触角的第一节膨粗,有膝状弯曲,非常灵活。由于触角是一对,因此既能辨别气味的强度,也能辨别气味来源的方向距离。
成虫以互相交换反哺的食物,通过其气味互相了解对方的健康和营养状况,对方发现的食物等信息。同时也能区别对方属于从事那种任务的集团,如负责挖洞筑巢的,或是负责搜集食物的等。
扩展资料:
蚁群的创始人蚁后的繁衍过程:
蚁后作为蚁群的创始人,在光荣地完成了交配的任务后,就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它的四翅从根部折断,接着独自挖一个直径十几毫米的竖井,直通地下。在深约30厘米的地方,它为自己开辟一个宽度约6厘米的小房子。然后,在里面繁殖自己的后代。
藏在与世隔绝的洞里,蚁后不仅仅要警惕其他动物对它的侵略,更要担心自己能否在身体衰弱之前繁育出足够的蚂蚁。在这段时间内,蚁后的能量完全来自于它那折断的四翅的肌肉和体内的分解和代谢。它的体重一天天地变轻。
处于饿死与新生的十字路口,但它仍然必须小心地产卵并侍弄幼虫。等待第一批成年工蚁长成后,蚁后的食物才会有新的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蚁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蚁群
二、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什么滋养的
地球上的生命受什么滋养繁衍不息呢
科学家提出“稀有地球理论”,他们认为像地球一样足以孕育众多生命的行星,可能非常稀少。这是因为,地球与双胞胎行星忒伊亚撞击后,使得地球拥有了保护性的大气层,可以抵挡危险的太阳辐射的地核磁场。此外,月球让地球拥有温暖而稳定的气候,木星的巨大引力为地球减少了遭危险星体撞击的机会,而太阳的长寿命也为地球上复杂生命出现提供重要条件。但目前的人类活动正让地球适应生命生存的状态发生改变。不过,地球有着巨大的自我更新能力,这一切不是地球的灾难,将是人类的灾难。
宇宙无边,星球无数,我们的地球可能是最美丽,也是最孤独的。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太空中是否有另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有没有近似人类的外星人?但至今一无所获,外星人只存在于我们的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中,不过,根据佛经《长阿含经》的说法,对地球上其他生命而言,人类才是如假包换的外星人。为什么呢?人并非地球孕育出来的生命,而是来自光音天的天众男女。因为福报享尽,生性轻躁,被地球的美丽所吸引,从天上飞到这个星球上。他们贪图地球上的物质享受,渐渐失去天赋的灵异,再也不能飞回光音天,只好在地上生息繁衍,变成了人类。今天看来,这好像是个科幻故事。
佛教里有很多想像力,确实是神奇无比,世界上所有宗教,没有一个能像佛教那样,明确指出宇宙拥有无穷无尽的时空,其他宗教,都把宇宙想像成有限的时空,只有佛陀告诉我们,宇宙是无量无边的,是不可思议的浩瀚。佛陀在《长阿含经》里说,包括地球,月球和太阳在内的星球,构成了一个小世界。这相当于我们所熟悉的太阳系,集一千个小世界,称为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世界,总称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常说,十方虚空无有穷尽,世界国土不可限量。而现在的科学也认为,宇宙中有无数无数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时空无穷无尽。在宇宙间,我们的地球,说实话,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就在这小小的星球上,却上演着一出宇宙中最美丽、最动人的故事。
自从人类能够探索宇宙以来,我们一直寻找有没有和地球一样的星球,存在着智慧生物。美国这些无线电望远镜,一直在观测着宇宙,但至今并没有什么发现。或许人类研究观测的时间并不长,也可能还没找到正确的地方。很难相信像地球一样,有生命的星球是唯一的,毕竟就是在银河系里,就有数十亿颗恒星。而银河系又只是数十亿个星河之一,宇宙无远弗界,很可能存在着像地球一样的行星,充满了生命。不过,科学家现在提出了新的理论,他们认为像地球一样足以孕育众多生命的行星,可能非常稀少,这个理论叫做稀有地球理论。
按照这个理论,像细菌这样简单的生物,火山温泉池里的污泥,也许在宇宙里相当常见。但是要进化成复杂的生物,例如动植物,则需要非常特殊的演化过程。想了解地球多么神奇,我们应该回到地球诞生的哪一天,地球诞生的本身,可能也是一种偶然。这是地球成形后数百年的模样,当时地球应该有个双胞胎兄弟忒伊亚,两颗行星在类似轨道诞生,结果毁灭性的相撞。地球存活了下来,忒伊亚从此消失,留下了环状残骸包围地球。这是创造复杂生命条件的第一步,地球不只从撞击中存活下来,更重要的是,它吞噬掉双胞胎兄弟的一部分。
吞噬掉忒伊亚的部分成分后,地球的引力增大,足够的引力支撑厚重的大气层。如果不是引力加强,地球的大气会慢慢地散逸到太空中。在火星上,我们可以看到行星引力太弱的后果,火星曾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因此也有过云雨和河川,但它体积比地球小,数十亿年后,由于引力微弱,导致多数的大气散逸。今天,火星成了一颗死亡行星。
地球独特的大气层让它能够保持温暖,它不仅形成气候变化,提供生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还成为所有地球生物的天然保护伞。在亚利桑那,我们可以看到大气的保护作用,对行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是五万年前陨石撞击地球形成的巨大陨石坑,显示陨石撞击的毁灭力量。陨石坑直径超过一公里,深度将近两百公尺,撞击时产生的力量超过两百万吨核弹,如果行星经常遭到这样的陨石撞击,肯定会被毁灭。太空是个危险的地方,数百万个星体以数千公里的时速不断穿越地球的轨道,太空里满是残骸,地球本应经常遭到攻击,但地球上的陨石坑却数量稀少,而且位置边远。这个陨石坑在纳米比亚,这个在巴西,要用最新的地图科技才能看到,即使有了这项新技术,目前地球上的陨石坑,能找到的不到两百个。
主要的原因,一个是侵蚀作用抹去了撞击痕迹,另一个就是大气起到了保护作用。想了解无形空气对地球的保护,我们需要研究撞击地球后,依然存留下来的陨石。这样的陨石非常罕见,菲尔布兰德博士,是寻找陨石的行星科学家。这是宽广而荒芜的西澳纳勒博平原,很适合寻找陨石。由于远离人类活动的范围,这里数百万年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果陨石在这里坠落,将不会受干扰。现在,探险队就要像警察搜索队一样,搜遍整个荒漠。
科学家:我想,我找到一颗,看起来不错。
菲尔·布兰德(行星科学家):很漂亮,那颗陨石很不错。
科学家:看起来有不错的融合外壳。
菲尔·布兰德:对,真的很不错,类似玻璃的材质,会在进入大气层时融化。
科学家:在撞击地表前,于大气中分解。
菲尔·布兰德:对,看得出来这是颗陨石。因为它很重,而且是深色的,它有锈蚀纹路跟平滑表面,那是穿越大气层时侵略的。
这块小石头曾经具有巨大威力。
菲尔·布兰德:在撞击大气层顶部之前,它应该是陨石的一部分,有洗衣机或小型车那么大。它进入大气层撞击地表融化,之后不断地被侵蚀跟融合,慢慢地变成这样的小石头。这样的东西撞击大气层顶端,秒速约二十公里,地球的大气层,位于大约地表六十里的高空,如果它没有放慢速度,会在三秒内,穿越大气层。但它放慢了速度,大气层扮演煞车的角色,陨石被磨损,渐渐放慢速度,就像你把它扔到大楼顶端一样。
陨石穿越大气层,在夜空燃烧时,我们能看到美丽流星。如果没有大气层保护,地球生物可能会遭到太空炸弹的轰炸,地球得以成为宇宙中稀有的一颗星球,这仅仅是神奇的第一幕。
地球之所以能成为一颗稀有的星球,还应该归因于三颗星球,第一颗便是月球。地球与它的双胞胎行星撞击后,产生的残骸环绕地球,凝聚形成月球,它至今仍绕着地球旋转。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形成方式,比起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的卫星,月球对于地球是又大又近。而在地球的发展史上,月球也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月球公转,绕行地球,引力将海水牵引,让地球拥有了不断变化的潮汐。这也形成了地球早期生物的进化实验室,潮汐不是月球对地球最大的贡献,我们更应该感谢它给了地球稳定的气候和四季。
月球引力避免了地球在太空里异常移动,否则将导致气候大灾难。如果没有月球,地球气温将从沸点降到冰点。这样剧烈的气候变化,也让生物难以生存,因此月球的运动如果出现异常,我们绝对不能轻视。杰利怀安特是研究月球的科学家,三十七年来五,他每天早上都要德州西部的麦克唐纳天文台观测月球。每天,他将激光射向月球,测量它跟地球的距离,杰利的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确有惊人的发现。
杰利·怀安特(麦克唐纳天文台):测量月球跟地球的距离很简单,我们得先制造光束,透过望远镜将它射出,它抵达月球时,会击中反射镜,再传回地球来,我们用望远镜拦截激光,计算激光离开,跟激光回来的时间,那是我们的资料。
杰利在月球上的目标是反射镜板。
杰利·怀安特:这是小反射镜,这是角形反射镜,射入的光线会在三个表面弹跳,传回来时,直接射入光源。
激光只花了二点五秒就能传回地球,数十年来,杰利测量这个数值,他的研究引发了重要的结论。
杰利·怀安特:每年月球远离地球三点八公分,这让我很惊讶,我没有多想,它是静止不动或者一直在移动,但它真的在移动,它在远离我们,最后我们会失去它。
月球不会永远跟地球在一起,最终,它会飘进太空里。但我们不需要慌张,因为那需要数十亿年的时间。地球跟双胞胎行星的撞击,或许是地球史上重要的一刻,它让地球拥有保护性的大气层,让地球有磁场抵挡危险的太阳辐射,让我们地球来保持气球稳定,如果没有那一次的撞击,地球不可能像现在拥有丰富、复杂的生命。
还有一个偶然的因素,对地球上复杂生命的演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便是地球的位置。可以说,地球处在太阳系中一个恰合时宜的位置,非常幸运。我们可以看到,火星距离太阳太遥远,这使得它的温度太低,不适合生物生存。而金星却又靠近太阳,温度太高,水会蒸发掉。地球非常幸运,占据了太阳系里唯一的位置,在这里,温度刚好,形成了水,生物在地表生存最重要的条件。在太阳系里,只有这个地方足以滋养复杂的生命,地球正是这个区域里唯一的行星。
太阳是让地球成为稀有星球的另一个关键,太阳的表面每秒产生四百万吨纯能量,五十亿年来始终如此。太阳的长寿对地球来说,更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恒星越大,燃烧死去的速度越快,许多体积较大的恒星,都为此付出给惨痛的代价。地球上的复杂生物,花了数十亿年才成形,太阳的长寿让这一切成真。太阳系里,还有另一个地球的友邻,让生物得以在地球出现,它就是木星。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三百多倍,它的巨大引力,吸引力可能撞上地球的危险飞行物。它就像是地球的防护罩,科学家们亲眼见证了它的巨大作用,1994年7月,一颗慧星被木星的引力吸引,让它分解成了许多的碎片,并撞上木星,引发一系列强大的爆炸,并留下了像地球一样大小的坑洞。如果没有木星的话,每一万年,地球便要承受如此大的冲击力,在这样的轰炸之下,很难想像复杂的生物将如何生存。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估计,目前生物的数量,可能有五百万到一亿种。但能够确定的大约是两百万种,地球之所以能够孕育出这么多的生物,并且让这些生命持续繁衍下来,除了自身具有种种的条件之外,也有赖于其他星球的帮忙。我们都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但很少人知道,假如没有月亮和木星,地球上的生命早就灭绝了。
佛教认为,一切诸法,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因缘结合才能形成,都是以相对的依存关系而产生的。没有绝对的存在,当因缘消散了,事物也会消失和转化。佛陀在《杂阿含经》一再开示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根据科学家估计,今天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只不过是曾经在这个星球上出现过的物种总数的百分之一,非常的少。换句话说,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物种,百分之九十九都已经灭绝,这些生物的灭绝,都是因缘改变的结果,这就是佛教缘起缘灭宇宙观的最佳注脚。
在漫长的时光中,相对稳定的环境,对复杂生物的生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环境太稳定,会让生命变得因循苟且,进化偶尔需要破坏性的建设。墨西哥的丛林里,纪录着这样的大灾难,它对人类而言有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柏娜黛特的研究小组来这里,寻找一个清楚纪录这场灾难的地方。这里到处都能找到这样的坑洞,它们叫做天然井,它们中有很多一直都没被发现。柏娜是洞穴探险家,他们希望能深入探索这个地底世界。柏娜先下去,这是个惊人的地方,但它证明了地球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灾难。
柏娜·黛特(洞穴探险家):好吧,请放下装备。
要想了解灾难规模,就得进入更深的地底,而且要洞穴潜水。洞穴潜水非常危险。
柏娜·黛特:你可以看到后面,是地下河流系统入口,偶尔会出现鳄鱼,当然在这里没有鳄鱼。这里有六十五公尺深,真的非常深。
柏娜是专业洞穴潜水员,她对这个地方了如指掌。潜入天然井深处,就像是进入了新世界,进入这些水底洞穴的人,比登陆月球的人还少。潜水员往前探索,他们发现天然井。这是复杂的地道和洞穴系统的一部分,其实,如果鸟瞰,可以发现这里整个地区,散布着数百个天然井。很明显它们环绕丛林,形成独特的环状,它们标示出了陨石坑的边界。六千五百万年前,这是地球历史上最惨烈的陨石撞击现场,希克苏鲁伯陨石在此坠落,引发恐龙灭绝。这颗陨石直径十五公里,足以导致地球生命的大灭绝。它的爆炸威力,相当于一千兆吨黄色炸药,爆炸威力将气化石头抛向太空,在地表留下直径三十公里的陨石坑。数百万年后,在脆弱的陨石坑边缘上方,形成了天然井。可以想像,当时的爆炸威力是多么惊人。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影响了地球的命运。喷向太空的爆炸气体,又落回地表,数十亿个粒子,导致气温升高,温度高达数百度。火焰吞噬了大地,恐龙消失了踪影。但并非所有的生物都灭绝了,在地底出现了生还者,包括人类的远祖。
虽然数百万年后,地球才终于恢复正常,由于大灾难中恐龙灭绝,哺乳动物等新型态动物得以出现,最终人类也出现了。所以由此看来,这场全球性的大灾难,并不是件坏事。希克苏鲁伯陨石之类的大灾难,让当时的生物灭绝,并刺激了复杂生物的进化,可以说,这都是老天爷的恩赐。恐龙的灭绝,不是灾难推动进化的唯一证据。在意大利道罗麦特山,地质证据显示,恐龙本身也从这场灾难中获益,这一层黑色岩石,标示出了九成生物灭绝的时间,据科学分析,那是由于当时地球洋流不再循环造成的。而在此之后,恐龙便出现在了地球上。在澳洲,我们还可以看到稍早在大灾难中,幸存的生还者,这些土堆是细菌叠层岩,要不是出现了冰河时期,让它们几乎消灭殆尽,叠层岩有可能至今仍统治着地球。叠层岩的消亡,使得第一批复杂生物从此出现。
地球很幸运能在稳定性跟偶发性大灾难中取得平衡,太多灾难,生物不可能进化,太多稳定,生物会因循苟且。地球花了四十五亿年,从荒原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世界,这是一场惊异之旅,但现在地球面临最大的挑战,人类。
面对我们的大自然,mothernature,人类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就是崇敬畏惧,一种是人定胜天。早在先秦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就提出人定胜天的口号。但是在中国古代,这种思想并没有成为主流,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一直信奉孔子畏天命的教诲,以及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对大自然抱着敬畏之心,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从西方请来了赛先生,人定胜天的思想,才重新压倒对大自然的敬畏。在2005年中国大陆出现过一场人要不要敬畏大自然辩论,许多科学家、人文学者、环保人士和普通民众都卷入争论,说明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已开始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再认识老祖宗留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其实对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佛教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叫做依正不二。依是指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是指生命的主体,依正不二的意思就是,生命主体与环境并非对立,而是一体。因此,佛教主张人类对自然的万物不但要有敬畏之心,还要有慈悲之心。《菩萨睒子经》说,睒子菩萨履地常恐地痛,这就是敬畏爱惜大自然的慈悲心,一味的无所畏惧,往往造成的是无所不为,无恶不作。现代文明凭藉强大的科技能力,肆意的征服、利用了自然,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傲慢。从佛教的因果观来看,这是人类无明贪婪,不知畏惧的表现,最终受害的会是人类自然。当然,佛教也提倡勇猛精进,在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时,在面对天灾人祸时,人需要大无畏的精神。
从太空看地球,万家灯火证明了我们主宰着地球。人类燃料煤和石油等石化燃料,改变了大气层的成分,因此改变了气候。人类在地球挖出石头和土壤,比地球自然演化造成的还要多得多。只有人类能像这样主宰地球,事实上现在人类的影响力极大,许多科学家都相信,新地质时代开始了。这次应叫做人类纪,人类的纪元。问题是我们的行动,是不是开始威胁着地球这个复杂生物的家园?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到位于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寻找答案。在这里,百分之八十五的生物都是岛上独有的,多数生物住在马达加斯加著名的森林里,这些森林代表了地球的演化史,它们非常复杂,共同作用维持了整个系统的运作。人类改变了这里的森林,将会引发何种后果呢?
科学家布莱恩费雪博士,正率领一个探险队,记录在森林里发现的不同生物。
布莱恩·费雪(科学家):小心,石头很滑。对我来说,能到这座森林来是种恩赐,一走进来,你会发现它又暗又凉,森林的声音跟气息。
布莱恩的团队寻找新物种,他们相信有新物种正在树丛里生长。这里也是非常适合蚂蚁生长的地方。
布莱恩·费雪:它们住在腐朽的木头里,住在地底跟石头下面,我们要寻找蚁窝,了解它们的世界。快看看,这里有(菌形似),你看,黄色的(菌形似),快看,对,我相信这是新物种,新的蚁种,快看,全新的结构,它在螯我,现在快看。
发现新蚂蚁让他们士气大振,证明这处森林还很健康,是昆虫王国。科学家在森林中的发现越多,就越了解它们对于地球的重要性。不只因为森林滋养了众多生物,它们对全球的生物都很重要,因为森林在吸收大气里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是地球的肺。树越高大,透过树叶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也越大,而且,即使大气层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树木也在更快吸收,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事实上,自从人们开始将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全球森林吸收了百分之二十五我们生产的二氧化碳,像马达加斯加这样的健康森林,在调节地球气候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是马达加斯加最著名的地点,这里有着原始自然的美景,但也潜藏着可怕的危机。这些巨大的猴面包树,岛上生态的最佳代表。但它们背后有着另外的含义,岛上到处可见猴面包树,因为其他的树都被砍光了,猴面包树得以存活,因为对当地人来说,它们是圣树。在马达加斯加上,人们为了开垦农地而砍伐森林,现在该岛只剩五分之一的原始森林了。不光是马达加斯加岛,滥伐的状况处处可见,在玻利维亚这片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的雨林,二十年间变成农地和城镇。全球每年被砍伐的森林,面积等于一个苏格兰,人类不只增加了大气里的温室气体浓度,还破坏了地球自我修复的能力,破坏了数百万年才建立起来的地球系统。
全球各地都能看见这些改变,气温上升使得冰川和冰层开始缩小,海平面上升,威胁到许多大都市,海洋里,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海水酸化,最后危害到珊瑚礁以及它们支持的复杂食物链,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开始融解,冰冻大地释放出更多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在数百万年间,地球生物成为伟大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的生物相互依存,并一起维持着适合复杂生物生存的世界。但是未来呢?人类是不是真的损害了地球承载复杂生物的能力?或者,人类的影响力没有我们想像中大呢?
要了解人类在地球扮演的角色,可以在墨西哥的尤加坦半岛寻找答案。庞大的丛林里隐藏里失落文明留下的金字塔,这是诺乌斯模尔金字塔,它位于五万人口的都市中心,一千多年前由玛雅人兴建。今天,这里只留下了断垣残瓦,它提醒我们文明不会永远存在。玛雅帝国的兴旺或许重要,但它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地球的演化。六千五百万年前,地球历史上发生的这次最重要的大灾难,现在已经看不到它留下的痕迹,应付灾难的能力,才是地球真正的过人之处。地球的坚强和自我修复,那是不会改变的。
长期来说,地球可以应付人类提出的挑战,我们可以砍光森林,但数千年内,森林会重生。我们可以用光地球上的石化燃料,让大气层充满二氧化碳,但它只要花一百万年,就能让大气层恢复原状,连被我们灭绝的生物,都会被其他生物取代,进化将发挥它的魔力。这一切,只是时间问题,地球将会安然无恙,但那并不代表人类在地球制造的快速改变并不重要。人类有不一样的时间表。我们曾经慢慢占领世界,现在我们改变着世界,也改变了环境,让人类和文明得以生存。我们比恐龙聪明,但那不代表我们有能力应对地球的急剧变化。我们都在不断的呼吁要拯救地球,但其实真正有危机的不是地球,而是我们人类。
林语堂先生把人类文明史划分成禁欲和解放两个时期,欧洲文艺复兴以前,世界各大文明,包括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都对人的欲望采取抑制态度。文艺复兴之后,人类社会先后进入解放欲望的阶段,人逐渐从严格的道德限制,和不自由中解放出来。但从此也走向了放纵欲望之路,为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人类毫无节制的开发和耗用自然资源,并且污染和破坏了大自然。短短数百年前,甚至几十年间,我们的地球遭遇了前所未见的人为劫难。毫无疑问,今天人类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已出现重大偏差,到了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时候。人是否应该节制自己的物欲?究竟我们的生命生活生存,需要多少物质?我想把握度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应该要适度不要过度。
而如何适度呢?恐怕答案就在佛经里头。佛教深知人类任由欲望膨胀的可怕后果,因此主张把欲望限制在最低限度,佛教特别倡导节俭和惜福。《佛说四十二章经》提出断欲以求,因为欲壑难填,是世间苦难的主要来源。我想一般人无法达到出家人断欲的境界,但做到节约和惜福,应该不难。星云大师曾经说小时候,他的父母常告诫他,一个人一天只能用七斤四两水,超过了七斤四两水,福报就透支了。福报是什么?福报就好比银行存款,有储蓄才能支出,只有节制物欲,珍惜大自然各种资源,资源才不会匮乏,我们才能在地球上继续的存活,继续的繁衍。如果你我能够从佛教中汲取智慧,净化心灵,慈悲喜舍,爱惜地球,相信我们的家园将会回复昔日的美丽,就像《维摩诘经》所说的那几句话,“欲净其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正在大过年,您用什么方式来过年呢?我想心灵的清静,是过年迎接虎年的最好方式,如此也才能还地球它应有的美丽。
三、人形侦测是什么
人形侦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智能系统,当监控录像里出现人体的时候,摄像头才会将这一段录像视频报警推送至提前设定好的设备,例如手机。经过检测,使用了人形侦测后,误报几率大大减少,用户们再也不用担心误报的情况了。
除此之外,当摄像头触发人形侦测的时候,它便会打开白光灯,让视界变成全彩的模样。正常情况下的话,摄像头则是黑白的。
选购指南:
1、镜头
镜头的组成是透镜结构,由几片透镜组成,一般有塑胶透镜(plastic)或玻璃透镜(glass)。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
玻璃透镜比塑胶贵。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成像效果就相对塑胶镜头会好。市场上的大多摄像头产品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塑胶镜头或半塑胶半玻璃镜头。
2、感光芯片
高端摄像头基本都采用的是CCD感光元器件,主流产品则基本是CCD和CMOS平分秋色,总的来说还是CCD的效果好一点,CCD元件的尺寸多为1/3英寸或者1/4英寸,在相同的分辨率下,宜选择元件尺寸较大的为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购。
首先不要在逆光环境下使用(这点CCD同),尤其不要直接指向太阳,否则“放大镜烧蚂蚁”的惨剧就会发生在您的摄像头上。其次环境光线不要太弱,否则直接影响成像质量。
最后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镜头变焦,不要小瞧这点,通过正确的调整,摄像头也同样可以拥有拍摄芯片的功能。市场销售的数码摄像头中,基本是CCD和CMOS平分秋色。
受市场情况及市场发展等情况的限制,摄像头采用CCD图像传感器的厂商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采用CCD图像传感器成本高的影响。
3、主控芯片
在DSP的选择上,是根据摄像头成本、市场接受程度来进行确定。DSP的设计、生产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各项技术指标上相差不是很大,只是有些DSP在细微的环节及驱动程序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4、像素
(Resolution)即传感器像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少像素的摄像头,是衡量摄像头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一些产品都会在包装盒标着30万像素或35万像素。在实际应用中,摄像头的像素越高,拍摄出来的图像品质就越好,但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像素越高越好。
对于同一画面,像素越高的产品它的解析图像的能力也越强,但相对它记录的数据量也会大得多,所以对存储设备的要求也就高得多,因而在选择时宜采用当前的主流产品。
5、捕获速度
视频捕获能力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因而对电脑的要求非常高,即CPU的处理能力要足够的快,其次对画面要求的不同,捕获能力也不尽相同。
现在摄像头捕获画面的最大分辨率为640×480,在这种分辨下没有任何数字摄像头能达到30帧/秒的捕获效果,因而画面会产生跳动现象。比较现实的是在320×240分辨率下依靠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有可能达到标准速率的捕获指标,所以对于完全的视频捕获速度,只是一种理论指标。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zxurui.com/jys/15137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